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熱丨鳳德邨一帶誘蚊指數不高 學者料大爆發風險低

本港出現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涉及一名82歲女士,居於鑽石山鳳德邨雪鳳樓。食環署在鑽石山的分區誘蚊器指數顯示,自今年8月以來都少於一成,反映蚊患不算廣泛。有學者預料,短期出現大規模爆發風險較低。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教授陳福和表示,隨着本港溫度開始下降,蚊的活躍指數亦下降,對疫情控制更有信心。周三是重陽節,知道很多市民喜歡趁機到戶外活動或登高行山等,若天氣不太熱,鼓勵市民穿着長袖衣物。

至於會否有機會出現社區爆發,陳福和認為,關鍵在於未來兩至四周會否再有本地個案,以及個案分布的範圍,但相信在政府加強滅蚊等因素下,能夠成功控制機會高。他認為,政府向居民派問卷及設醫療站等設施,足夠加強市民警覺性。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霍明茵表示,已經即時在患者住所、曾經去過地方附近加強滅蚊,包括施放噴霧,清除積水,額外放一些誘蚊器;若不能清除積水,會施放殺幼蟲劑,並加強地盤等高危地方,以及加強宣傳教育。明日環境及生態局將召開跨部門會議,協調各部門的防蚊滅蚊工作。

民政事務總署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指出,當局已安排關愛隊上門到鳳德邨派發宣傳單張和問卷,明晚安排在社區中心舉行健康講座等。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稍早指出,在患者居住樓宇200米半徑範圍內的居民,若被蚊叮咬後可能有風險,涉及20座大廈、8000個住戶,初步估計超過1萬名居民,包括鳳德邨7座樓、鳳鑽苑、鳳禮苑兩座大廈和蒲崗村道以西周邊的11座大廈。學校方面有3間,分別是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禮賢會恩慈學校和神召會馬理信書院。若市民在10月1日後出現發燒、關節痛和出疹等病徵,要盡快聯絡當局。

基孔肯雅熱丨首宗本地個案 82歲女患者疑鳳德邨感染

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熱丨衞生防護中心公布20幢大廈名單 會聯絡約8000戶居民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