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新世界以地產起家再擴版圖 近年遇風浪陷財困

本港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的新世界發展(00017),於1970年由鄭裕彤聯同冼為堅、楊志雲等人創立,周大福企業為公司的最大股東,以物業發展起家,最初專注地產業務,及後逐步擴展至多個領域。

新世界發展於1972年在香港上市,憑藉尖沙咀新世界中心等標誌性項目奠定市場地位。旗下上市公司包括新世界百貨中國(00825),並全資擁有新世界中國地產。截至去年底止,集團資產總值合共約4276億元。

集團核心業務涵蓋地產發展、酒店經營、基建服務、醫療健康及零售等多元領域,旗下曾擁有周大福珠寶(01929)、K11藝術購物館、新創建集團(其後更名為周大福創建)(00659)等企業。新世界集團於2023年完成出售周大福珠寶控股權予鄭氏家族,交易金額達數十億美元,此舉旨在精簡集團架構。集團現主要透過新世界百貨及K11品牌維持零售業務。

集團創辦人、人稱「彤叔」的鄭裕彤於2012年2月底宣布退任新世界發展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位後,由其兒子「純官」鄭家純接任。不過,鄭家純2017年1月中風入院,其後深居簡出,由他聘請的新世界聯席總經理陳觀展不久便退任,調為非執董,由其長子鄭志剛獨掌總經理一職。2018年鄭家純病癒後現身周大福業績會,多番強調無計劃退休,仍參與公司決策;又指滿意鄭志剛表現,惟「後生仔要累積更多經驗」,會幕後「睇住個仔成長」。

鄭志剛積極改革惟遇逆境 致集團陷財困

鄭志剛自2007年加入新世界發展任執行董事,多年來扶搖直上,更跨界涉足周大福珠寶、新創建等管理,創立K11品牌;2012年升任新世界聯席總經理,2015年再兼任執行副主席,2020年改為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被外界視為家族第三代接班人。他上任後積極推行改革,圖改善集團企業形象及股東回報,贏得一時掌聲。

新世界於2017年及2018年大肆快速擴張,接連開展並投得多個大型項目,包括斥資148億元先後投得3幅長沙灣商貿地;中標投資額達200億元的航天城(現為「11 SKIES」);宣布耗資200億元重建尖沙咀新世界中心(現為Victoria Dockside);新創建2018年斥資215億元全購富通保險(現改名為周大福人壽)。惟近年市況逆轉,新世界之前取得的多個重磅項目正處投資高峰,偏遇上美國急劇加息,疊加疫情、內地樓市衝擊,資金回籠不似預期,陷於債台高築,近年要連番賣產減債。

新世界多番易帥 鄭家純揚言仍在物色接班人

2023年11月,鄭家純在旗下HOY TV周末播放的特備訪談節目中,大談家族生意傳承議題。鄭家純多次強調,集團接班人必須「才德兼備」,除了對家族生意有熱情、有領導才能外,德行更加重要,不能「只照顧自己一房利益」。他更直言,仍在物色接班人,認為不容易找到,若家族中找不到合適接手人選,或可向外招聘。

翌年9月,鄭志剛稱欲投放更多時間於公共服務及個人事務,故向集團主席及父親鄭家純請辭,退任新世界行政總裁,轉任非執行副主席,即日生效,並同時辭去同系上市公司所有職務,由2017年退任發展局局長、翌年加入新創建出任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總監的馬紹祥,接任新世界行政總裁。

不過,僅上任兩個月的馬紹祥去年11月下旬突然「落馬」,辭任執董及CEO一職,由熟悉內地樓市、身為廣州人的新世界中國行政總裁兼執董黃少媚接任。

據了解,馬紹祥是因「交唔到功課」而遭鄭家純勸退,亦有傳與其過往決策有關。市場分析認為,在鄭家純全面執掌新世界策略及管理後,首要工作是要梳理集團過去眾多的新業務及投資。現在新世界已重新把策略集中在減債,以現金流為先,過往一些發展如今已不再合適。

鄭家純其後開宗明義提及多個發展方向,包括會專注地產主業,秉持穩健務實的經營方針,加強市場導向,提升項目回報率;集團亦將貫徹降低債務、現金回流,保持多元化的融資管道,並優化財務狀況等。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