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外貿仍強 分析:搶出口消退後增速恐放緩
受惠於中美貿易條件階段性緩和及「搶出口」,中國7月出口仍然強勁,路透引述分析人士認為,之後幾個月「搶出口」效應消退後,出口增速可能將放緩。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7月進出口總值5453.2億美元,按年升5.9%;其中出口升幅擴大至7.2%,創3個月新高,並優於市場預期的升5.6%;進口升幅擴大至4.1%,創一年高位,亦好過市場預期的跌1%。7月貿易順差982.4億美元。海關總署稱,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面對複雜外部環境,外貿運行保持向上向好勢頭。
北京政策制定者未來數月料密切關注貿談進展
保銀資本指出,中國的出口在今年迄今對經濟起到強而有力的支撐作用。隨着因美國加徵關稅導致的「搶出口」效應消退,未來幾個月出口增速可能會放緩。由於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5.3%,即使下半年增速適度放緩,政府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仍有希望。相信北京的政策制定者將在未來數月密切關注出口表現以及貿易談判進展,並在10月的政治局會議上重新評估經濟前景和相關政策。
經濟學人智庫(EIU)稱,內地後續出口仍然有轉弱可能,7月下旬起集裝箱吞吐量出現超季節性下降,需要關注這一趨勢是否持續。
凱投宏觀指出,7月出口增速的加快僅屬基數效應所致,而進口增長超預期,或反映某些大宗商品增加庫存,而非國內需求的全面回升。隨着中美貿易暫時休戰帶來的需求提振效應逐漸消退,以及通過其他國家轉運的貨物所面臨的關稅正在上升,短期內出口預計將持續承壓。
美徵40%轉運稅 加劇全球貿易摩擦風險
銀河證券指出,7月出口增速延續小幅回升,因全球經濟景氣度仍具韌性,以及「搶出口」和轉口貿易仍有所支撐。但美國對等關稅全面重啟,並加徵40%的轉運稅,全球貿易摩擦風險明顯加劇,後續出口或逐步承壓。
天風國際稱,商家可能擔心未來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所以令今次的數據大幅好過預期,又認為在內地政策支持下,現時進口理想,消費意欲或物價上升的情況開始轉趨正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