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貿易萎縮運費跌 人幣難大幅升值

內地7月份出口及進口總值按年分別增加7.2%和4.1%(以美元計價.下同),齊齊優於市場預測,且升幅較6月份擴大。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7個月中美貿易總值急跌11.1%,對東盟與歐盟的貿易額各漲9.4%及3.9%,跟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也比去年同期上揚5.5%,代表中國外貿減少依賴美國,應該有利降低關稅衝擊。

消息帶動港股順利突破25000點關口,高收25081點,重越10天線;內地A股卻未受惠,上證指數僅漲0.16%,深證指數雖一度衝抵2232點,創2022年8月19日以來新高,可惜後勁不繼,最終倒跌,拖累滬深300指數接近持平收市。

深證指數率先攀越去年10月中央組合拳引發「瘋牛行情」時高峰,上證指數距離前頂亦僅一步之遙,惟追蹤A股核心藍籌的滬深300指數竟未能重登上月高位,更遑論挑戰去年的4450點,究其原因,相信與人民幣反彈乏力不無關係,畢竟內地股滙素來有着密切相關性,單計年初至今,滬深300指數和在岸人民幣(CNY)關連系數便高達0.757。

美國近日公布經濟數據(特別是就業市場)續轉弱,愈來愈多官員加入鴿派陣營,聯儲局下月減息基本毫無懸念,問題只為幅度大小,但不論屬普遍估算的0.25厘,又或者少量分析支持的下調半厘,都對美元構成壓力。然而,美滙指數早前的跌市似乎已超前反映了此項利淡因素,人民幣滙價並沒有乘勢升值。事實上,中國10年債息僅約1.7厘,與世界多國(尤其美國)存在較明顯負息差,頗符合資金流向高息貨幣的經濟原理,遂選擇「避開」人民幣。

另一方面,中美關稅談判迄今未有明顯進展,環球貿易不確定性猶在,勢令運費持續不振。按海運諮詢機構Drewry編製數據,截至7月31日,由上海到美國紐約(東岸)和洛杉磯(西岸)的40呎貨櫃運費已經下滑到4135美元及2632美元,導致世界貨櫃運費指數(WCI)低見2498.64,較6月中旬高位勁瀉29.48%。

中國貴為全球最大貿易國,運費高低對其經濟以至滙率都具啟示作用。附【圖】所見,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CNY與WCI走勢非常類近,即運費較高時,人民幣滙價也偏強,反之亦然;如今運費重拾跌勢,加上美國向多個國家或地區徵收最新「對等關稅」的稅率正式生效,恐使貿易量進一步萎縮,行業短期內預料難有起色,同時意味人民幣缺乏大幅升值條件,將繼續成為內地股市再向上破關的絆腳石。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