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中美角力丨貿易戰鼓再響憾動股市?大行拆局

中美博弈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10日)再次打響對中國的貿易戰鼓,宣稱下月起對華加徵100%關稅,並對關鍵軟件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以反擊中國收緊對稀土的出口,結束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脆弱的休戰狀態。

受貿易戰升溫消息拖累,中港股市下挫。分析認為,今次關稅戰的升級或為談判增加籌碼,實際落地可能性不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控。盤點大行最新睇法。

中美角力丨野村:試探彼此底線後或再作讓步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中美雙方在試探彼此底線後,很可能再次做出讓步,兩國元首10月底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面對面會晤的機會率依然很高。由於中美雙方仍有互相依賴,因此仍為讓步留有餘地。儘管緊張局勢加劇,但仍存在外交解決的機會,短期內雙方仍相互依賴,當前看來正在爭取時間以降低這種依賴,這次衝突最新升級更多是為即將到來的談判和會議(包括APEC峰會)爭取籌碼。

陸挺又稱,這種「緊張-升級-緩和」的循環,將成為中美關係的新常態。當前局勢令人聯想到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朝鮮戰爭後期的一場最重要爭奪戰),雙方傷亡慘重卻未取得戰略成果,最終被迫重返談判桌,並於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結束了戰鬥狀態。

陸挺認為,北京可能正在借鑑美國的策略和特朗普的談判手法──美國一直利用其在科技和全球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通過「長臂管轄」推行域外執法,上周中國亦擴大了稀土出口限制清單,將限制範圍延伸至生產技術及產品用途。 而且,北京似乎也在效仿特朗普的談判風格,包括極端開價、利用對手弱點、以及可信的「退出談判」威脅(credible walk-away threats)。

中美角力丨花旗:加徵100%關稅對中國經濟影響可控

花旗認為,月底APEC峰會期間的「習特會」尚未取消,因此仍有談判的時間和空間,並非所有最新措施都立即生效,實施細節仍有待敲定。雖然事實證明貿易「硬脫鈎」對中美雙方都是不可取,但也不能忽視對形勢誤判、中美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風險。

花旗稱,雙方局面即使回到日內瓦會談前,美國對華加徵100%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有望可控。美國的軟件出口管制可能對中國某些行業產生破壞性影響,但在宏觀層面上的相關性較低。

中美角力丨瑞銀仍看好A股 偏好AI主題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額外關稅,由於MSCI中國指數已從解放日的低點上漲36%,瑞銀預計,短期將出現一定獲利回吐,但依然看好A股。

瑞銀預計,市場不會重回4月低點,因4月關稅戰的快速降溫意味這次可能會有更多投資者「抄底」;全球關稅的不確定性減少,降溫條件更加明確;全球股市自4月低點均大幅上漲。各指數中,預計滬深300指數將更具韌性,因其在4月拋售中表現出眾、國家隊可能出手支持以及年初至今跑輸其他指數。另一方面,根據4月的經驗,中概股可能更容易跑輸。

瑞銀依然更看好A股,因其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更具有防禦性以及國家隊可能出手支持。在行業偏好上,維持槓鈴策略,看好AI主題(A股TMT和互聯網)、A股券商和高股息股(在拋售中具有防禦性)。儘管根據歷史經驗,AI相關公司短期內可能會面臨壓力,但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從長遠來看,同樣可能受益於國產替代。此外,也看好「反內捲」主題,更青睞光伏、化工和鋰。

中美角力丨洪灝料無礙中國股市升軌 國家隊出手不出奇

蓮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官兼管理合夥人洪灝表示,北京對稀土實施新出口管制,加上特朗普計劃採取的關稅報復措施,將削弱中國股市漲勢,但不太可能改變其上升軌跡。目前來看,這只是經歷數周上漲、市場出現超買訊號之後的一次普遍避險事件,認為「國家隊」在此關鍵時刻出手干預不足為奇,北京亦可能推出其他措施支撐市場。

洪灝稱,特朗普對中國額外徵收100%關稅措施將於11月1日生效,因此在APEC峰會前仍有時間降溫,但誤判引發反效果的風險也是比較高。金銀將持續受益於不確定性,而增長型和風險資產將遭受衝擊。

中美角力丨摩通:內地股票若大跌或成買入機會

摩根大通指出,關稅休戰結束等因素可能導致中國股票遭到拋售,但預計美國和中國將在明年達成某種協議。

摩通稱,其他可能導致拋售的因素包括在共識每股純益下滑或停滯的情況下市盈率(本益比)急劇上升、售股激增以及即將結束的鎖定期。若中國股票出現大幅下跌,買入機會的窗口可能會在年底前打開。對於境內和一些國際投資者而言,北京的政策、持續的創新和反內捲舉措對股票構成結構性利好。

中美角力丨興業證券: A股短期有擾動但不致系統性變盤

興業證券指出,特朗普此舉並不像是深思熟慮後的舉措,更像是因中國反制措施超出其預期後,被動的應對刺激反應。再考慮到其將關稅政策實施的時間設置為11月1日,這顯然更像是一種討價還價的手段,而非其真實的想法。

興業證券稱,A股市場方面,儘管特朗普的威脅可能會對市場造成一些短期擾動,但不太可能導致本輪行情的系統性變盤。中期來看,特朗普「TACO」概率較高,更多是會晤前的極限施壓,美國經濟和通脹並不支持對中國商品長期維持高關稅,美國也難以通過關稅手段將中國排除全球產業鏈循環。

中美角力丨國泰海通證券:關注國內經濟政策等變化

國泰海通證券稱,本次關稅再起波瀾,政策的糾偏其實只是時間問題,對市場的影響預計會相對可控。經歷了4月的關稅摩擦「實驗」後,市場是會有「經驗」和「記憶」的,尤其是風險資產先經歷大幅調整,之後又快速收復跌幅,甚至創出新高。外部因素的短期波動對中國國內的邊際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而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國內經濟、政策等因素的變化。

中美角力丨國盛證券:末季政策加碼可能性顯著提升

國盛證券指出,近期中美關稅再次升級,更可能是美國為了增加談判籌碼,本次中美雙方設定的關稅生效時間也都「很講究很微妙」(均在10月底APEC峰會之後)。中美雙方並未關閉談判窗口,關稅應難以實質性大幅加碼,緊盯未來幾周變化,以及10月底可能的中美最高層會晤;鑑於當前中國經濟有加速回落的跡象,疊加本次新擾動,將明顯提升第四季政策加碼的可能性。

市場方面,國盛證券認為,短期股票等風險資產大概再次承壓,但調整幅度應會低於4月,黃金等避險資產則有望進一步受益。

中美角力丨銀河證券:博弈強度將呈螺旋式上升複雜態勢

銀河證券宏觀研究團隊稱,美國提高100%關稅的可能性極低,但不排除11月之後中美雙方總關稅水平邊際上升的可能性。同時,若雙方重啟溝通,圍繞港口服務費與稀土出口管制等問題,相關摩擦或將階段性緩解,為後續談判鋪墊條件。

不過,銀河證券認為,中美博弈強度將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複雜態勢。美國始終將中國視為其全球主導地位的挑戰者,因此在科技、貿易等領域持續出台限制措施,試圖通過「蠶食陣地」的方式在不嚴重自傷的前提下遏制中國發展。而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依然是中國宏觀政策的主線。外部環境動盪的大背景下,中國穩市場、穩預期更加重要,一旦出現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的情況,積極的穩市政策也值得期待。

中美角力丨特朗普威脅大增100%關稅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月底將於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會面前夕,兩國貿易戰角力烽煙再起。中美9月在馬德里舉行會談後,中方認為雙方已就「凍結」新的出口管制、達成非正式協議,惟美方施壓動作頻頻,包括擴大出口管制。中國在「超級黃金周」假期結束後,便隨即祭出暫停採購美國大豆及稀土出口加強管制等措施予以回擊,更在上周五(10日)宣布自明日起對美國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並對美國晶片設計商高通公司展開立案調查,指其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

就在中國連番出招後,特朗普周五(10日)於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原定兩周後在APEC與習近平會面,「但現在似乎沒有理由這麼做了」。他其後宣稱,將於11月1日起要對華加徵100%關稅,並對關鍵軟件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以反擊中國收緊對稀土的出口,中方則揚言採取相應措施。不過,特朗普其後又改口稱沒有取消與習近平約3周後的會晤計劃。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