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丨9月出口增速半年高 分析:關稅戰再起添變數
受低基數和強外需等多因素助推下,中國9月外貿數據優於預期,其中出口增速創半年新高,助力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不過,隨着中美關稅陰霾再現,路透引述分析人士認為,第四季中國外貿走勢仍存變數,即使再現新一輪「搶出口」,料勢頭將較此前遜色,而目前中國達到全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壓力較輕,但若美國最新加徵關稅措施落地,中國仍有望加速政策出台。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9月進出口總值5666.8億元,增長7.9%。其中,出口增長8.3%,增速創6個月高位,高於預期增長6.6%;進口升7.4%,增速為17個月最高,亦遠高於預期的升1.8%;貿易順差904.5億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表示,目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外貿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困難增多,疊加去年基數較高等客觀因素,第四季穩定外貿發展仍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美國市場對中國出口商重要性不如以往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10日)宣稱11月起對華加徵100%關稅,並對關鍵軟件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以反擊中國收緊對稀土的出口。ING表示,鑑於4月和5月貿易衝突最激烈時候的混亂局面,以及兩國官方的措詞,預計中美雙方都不希望回到針鋒相對升級和報復的互相傷害的情境。基本預測依然是,雙方將找到某種程度上的共同點來延續貿易停火。不過,過去幾周的情況表明,誤判可能性始終存在,這依然是中美關係和市場面臨的尾部風險(tail risk)。
ING認為,雖然貿易衝突可能再次升級構成風險,但也有理由避免對貿易形勢過於悲觀,包括美國市場對中國出口商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中國出口增長最快的鋰電池、電動車、船舶和半導體等對美國市場的敞口有限;其他經濟體需求也可以抵消美國的拖累。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 對AI有所降溫
澳新銀行認為,出口在低基數和強外需作用下回升明顯,進口隨大宗商品價格修復走高。9月主要貿易夥伴採購經理指數(PMI)普遍回升,AI熱潮推動晶片貿易,外需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鐵礦石價格修復推高進口增速。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特別是稀土管控以及對AI有所降溫,第四季出口仍可能回落。
經濟學人智庫(EIU)指出,出口數據一再打破市場預期,表明外貿領域韌性非凡。並不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100%關稅的威脅會真正兌現,但相關不確定性可能會支撐10月份繼續「搶出口」。
外需呈放緩態勢 第四季出口料轉入負增長
東方金誠預料,10月出口增速將大幅下行,不排除出現按年負增長的可能。首先,去年9月颱風天氣導致出口貨物在10月集中出運,高基數會壓低今年10月出口按年增速,工作日效應也將出現逆轉。同時,特朗普政府在全球範圍內大幅上調關稅,目前外需整體呈現放緩態勢,預計第四季整體出口也將轉入負增長。
對於中美博弈升級,東方金誠預料,後續仍存在通過談判化解貿易戰升級風險的時間和空間,新一輪加徵關稅威脅落地並持續實施的可能性較低,但亦可能意味短期內下調現有高關稅的難度加大。
華創證券指出,市場可能認為美國對中國加徵100%關稅就是一個談判的籌碼,假如真的落地,必然會影響到中國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