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丨第三季GDP下周一出爐 一文看清大行預測
中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下周一(20日)揭曉,季內中美緊張氣氛緩和、中央為催谷投資及消費打出政策「組合拳」,但整體房地產領域弱勢加深、「內捲式」競爭及內需疲軟等因素仍對經濟構成挑戰。本報綜合大行及市場分析,一文看清各方對中國第三季GDP增長的預測。
彭博綜合市場預測,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4.7%,較第二季增長5.2%及首季增長5.4%顯著放緩,但以首三季增長5.1%計算,仍符合今年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標。「三頭馬車」方面,市場預測9月份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9%;首三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零。
中國經濟丨美銀:出口穩健惟內需續疲軟
美銀證券表示,中國出口表現雖穩健,但內需卻持續疲軟。該行預期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將由第二季的5.2%,放緩至4.5%。儘管9月製造業PMI的生產指數保持在51.9的韌性水平,但仍預料工業增加值將由8月的5.2%回落至9月的5%,主要歸因於去年同期的高基數效應,這可能會拖累整體增長數據。另外,固定資產投資月度增速料維持負值,按年跌3.5%;零售銷售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至僅2.4%。
中國經濟丨瑞銀:中美貿易關係充滿不確定性
瑞銀預期,第三季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7%,中國下半年經濟面臨更多挑戰,經濟增長動能轉弱,中美貿易關係仍充滿不確定性,預料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高關稅將延續至年底甚至更久。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影響建築活動與消費者信心。
中國經濟丨中行最樂觀 野村最審慎
中國銀行認為,今年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外部環境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預期今年大概能實現年初設定的預期目標,料第三季GDP增長4.8%左右,增速較上半年低0.5個百分點左右。
野村證券則最為審慎,預料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4%,料今年全年增長4.5%。該機構預測,9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速預測均值為4.5%;首三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預測為負2.5%;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為負13.7%。
中國經濟丨第四季貿易戰火再起 政策刺激或加碼
展望第四季,中美貿易戰火再度升溫,雖然雙方近期的舉措或是為即將到來的談判和會議爭取籌碼,試探彼此底線後或再作讓步,但不能忽視對形勢誤判的風險。面對關稅威脅、內需疲弱及房地產疲態,「國家隊」在關鍵時刻出手撐市亦不足為奇,中國仍有望加速政策出台。
美銀證券認為,未來幾季中國經濟可能會取得溫和進展,更有利的基數和針對特定行業的政策措施將幫助緩解壓力,中國經濟可能會在供過於求的局面中勉力前行。受更有利的去年同期基數,以及當前遏制過度投資和過度競爭的政策努力影響,未來數月生產者價格通縮將逐步放緩。不過,由於整體消費勢頭依然不溫不火,未來一個季度消費者物價可能仍將處於通縮狀態。
澳新銀行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正經歷結構性轉變,由「房地產經濟」轉變成「高科技經濟」。當前供求失衡帶來的通縮,難以單靠短期刺激內需政策解決,但隨着「反內捲」政策出台,相信通縮情況有望見底。該行認為,中央不希望透過貨幣政策去刺激經濟,以免導致經濟泡沫或陷入流動性陷阱。如果第四季經濟未見起色,估計今年底前可能有10點子的減息空間,但仍難以扭轉目前通縮狀態。
中國經濟丨中美貿談進展成主要風險 須謹慎行事
瑞銀預料,中國第四季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至低於4%,而今年全年仍會錄得4.7%的增速。通脹方面,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全年預估下滑0.2%。人民幣滙率短期可能走強,但受經濟放緩與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年底可能貶至7.1至7.2兌美元。該行提到,主要風險包括中美貿易談判進展、政策刺激的時點與力度,以及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演變。
野村認為,中國在未來數月需要謹慎行事,以應對經濟放緩與股市高漲之間的微妙分化。對北京政府而言,推出促增長措施可能會火上加油,加劇股市泡沫。然而,不作為則有可能加劇經濟增長放緩。北京的最佳策略是汲取歷史教訓,抵制短期內過度推行貨幣政策、避免刺激股市的誘惑,保持警惕,避免採取緊縮性政策,清理房地產市場亂象,並解決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例如社會保障體系不均衡等。當股市熱情稍微降溫時,中央可能會增加刺激措施,以遏止經濟增長放緩。
中國經濟丨宏觀政策加上A股走強 居民消費傾向回升
中國銀行指出,美國關稅政策擾動下中國出口將有所放緩;在不推出大力度增量支持政策的情況下,預計第四季房地產市場將延續下行趨勢,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將進一步擴大,對投資和經濟的拖累可能繼續加深。目前居民消費的內生動能仍偏弱,物價回升空間較為有限,整體或仍處於低位,預計中國CPI第四季按年上漲0.4%左右,全年與上年持平。不過,隨着宏觀政策對居民收入和消費的提振作用或逐步顯現,疊加A股市場走強帶來的財富效應,居民消費傾向將有所回升;企業盈利好轉加上財政政策發力,有助於提振固定資產投資;預期第四季GDP增長約4.5%左右,全年增長有望保持在5%左右。
工銀國際認為,財政政策將繼續積極作為,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專項債加快落地,重點支持設備更新、基礎設施補短板及民生改善。貨幣政策將保持靈活適度,聚焦支持新質生產力、綠色轉型與民營小微企業,持續優化信貸結構。總體來看,第四季宏觀政策協同性和針對性將進一步提升,助力穩預期、強信心,推動2025年經濟平穩收官,為「十五五」規劃順利開局奠定堅實基礎。
金融機構 | 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預測 |
野村 | 4% |
美銀 | 4.5% |
瑞銀 | 4.7% |
中國銀行 |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