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蓮:學校有責任就國安把關 倘出錯須及時糾正
教育局今年4月向中小學及幼稚園提供《國家安全:學校自評檢視表》,支援學校全面檢視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多個工作範疇,並提供優化建議和良好做法。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港台專訪時表示,檢視表提醒學校邀請校外人士、或安排學生參加校外活動時須做好把關工作,包括了解主辦方的目的屬教學或宣傳推廣,局方持續通過不同渠道與學校溝通,若學校出現錯誤判斷,局方有責任提醒校方及時糾正。
至於近日更新的《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指出,學校應該運用自評資料和數據檢視國安教育的成效。
蔡若蓮表示,局方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方式推廣國安教育,不僅用紙筆評估成效,亦可從學生的分享中,如學生乘搭高鐵時的讚嘆等,可視作認同國家成就。
不存在殺校 教育生態需新陳代謝
教育局早前修改中學開班政策及小學的「救校方案」,學界擔心未來數年有更多中小學出現「殺校」危機。蔡若蓮強調不存在「殺校」,學校如果收生不足,可申請不同發展方案。
蔡若蓮指出,人口不斷變化,雖然有學校停辦,但亦有新校舍落成,認為一個健康的教育生態環境必須有「新陳代謝」,不能一成不變。
她又稱,如有個別地區學額不足,但要維持出現收生困難地區的學額,會令到有學生要跨區上學,情況並不理想,當局會留意18區不同情況,以「小步子、高起點、嚴把關」的原則分配學位。
冀院校共建「留學香港」品牌
在6月剛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本港共有5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強。蔡若蓮指本港大學有雄厚實力,有條件吸引國際一流學者和學生,期望院校聯手建設「留學香港」品牌。
至於美國哈佛大學早前的國際生風波,蔡若蓮表示,截至上月底8間資助大學共收到約850宗「與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變相關」的轉校查詢,並向36人發出錄取通知書。
早前8間資助大學因應政府財政狀況需要回撥40億元儲備金。蔡若蓮表示,八大有過千億「私己錢」,有相當的經濟實力,政府一直有推出支持大學發展的政策,認為只關注要求回撥的金額,對局方不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