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網約車保險安排 指不宜劃一收費
港府早前公布網約車合化法初步框架,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今日到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交代立法建議。選委界陳沛良關注網約車保險安排,認為不宜劃一收費;另外選委界林筱魯及民建聯陳恒鑌關注的士與網約車牌照是否通用。陳美寶回應指,政府將與保險業商討,又指的士牌照考核嚴格,毋須再另考網約車牌照,惟想加入網約車行業的司機,相信透過考核可增加市民信心。
陳美寶表示,網約車點對點服務在全球各地,包括香港都已經十分普遍,政府以破局決心,邁出重要一步,希望解決這個多年來的爭議;現時提出的框架,目標是讓市民出行更安全、有更多選擇,同時提供更多優質的點對點交通服務。
陳美寶提到,有意見認為網約車服務質素較部分的士好,亦有市民習慣在街頭截的士,切合市民出行需要。即使有不同意見,但社會都共同認為政府應規管網約車服務,保障市民安全。她表示,的士與網約車非零和博弈,而是互補角色。
陳美寶強調,政府規管網約車的同時,不會窒礙業界將來的發展,將要求平台符合指定營運門檻,包括營運經營、財力證明,以及資本投入,這可確保運營商具備合適的能力,提供優質服務;要求平台在香港註冊,建立本地管理團隊,會就車輛及司機進行盡職審查,監測服務質素。她表示,交通諮詢委員會工作小組將在8月中前繼續聽取的士業界、網約車平台及公眾意見,並在主體法例中修訂反映。
陳沛良關注網約車的保費安排。他認為不應按傳統向網約車統一收費,建議平台能開放網約車工作時數,讓保險公司參考網約車工作時數後,設計保險產品;就網約車牌照數量方面,他關注會否參考其他地方的士與網約車牌照比例,擔心如網約車牌照過少、運力不足,反而失網約車意義。另外,他提到有人取牌照後,未必會每日駕駛,關注會否設有退場機制,讓每季工作時數過少的司機退場,釋放牌照。
陳美寶指出,局方與運輸署將與保險業界溝通,相信平台樂意探討該建議,希望保險問題不會窒礙司機加入網約車行業的意欲;牌照數目方面,過去做調研時,有地方以無上限發牌、亦有暫停發牌等安排,她強調其他地方發牌比例非規劃性計劃,當局會小心審視設計牌照數量。
政府建議司機及平台牌照數目不設限,惟車輛牌照會設上限,民建聯劉國勳擔心,長遠會演變成租車業務。陳美寶表示,當局會小心處理牌照安排,避免網約車服務演變成車輛租用市場,甚至出現公司化管理,令到原本輔助性質、共享經濟有原意有所偏離。
另外,選委界林筱魯及民建聯陳恒鑌均關注的士及網約車牌照是否通用,甚至「二合為一」。陳美寶表示,的士司機經嚴格考核才取得牌照,認為的士司機毋須再考核,反而或會針對的士司機進行使用科技的培訓;運輸署署長李頌恩補充,如有新司機想加入網約車行業,相信有考核可以增加對市民的保障及安全。
政府擬建議網約車牌照每次申請牌照時,車齡不可超過7年。新方向張欣宇及航運交通界易志明均認為規定過於寬鬆。易志明表示,政府要求的士車隊的車不得多於3年車齡,而網約車的車齡要求即為7年,「而家買架二手車,十萬蚊都唔洗,七年嘅車;但買架的士就要廿幾萬,咁呢個好明顯個營運成本不一樣」,造成不公平競爭情況。
陳美寶指,7年車齡的私家車在續牌照前,須通過運輸署指定車輛檢驗中心進行檢驗,政府以此訂下車齡不可超過7年的準則。
易志明又提到,政府容許網約車平台自由訂價,而在法律規管下,的士不可「割價」作招來,質疑在這不公情況下「點做啊?我收工啦!」陳恒鑌亦擔心會出現「割喉」或「內捲」情況。陳美寶表示政府會保留權力,避免價格過高或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