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宇:研政府外判服務合約輸入外勞 多名議員表示擔憂
立法會大會今舉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提出口頭質詢,關注政府服務合約下受僱的非技術員工的薪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回應指,99%外判非技術員工的時薪水平較法定最低工資高出至少10%,因法定最低工資上調而加薪的可能性低;又稱會研究容許政府外判服務合約輸入外勞。其後多名議員發言對輸入外勞表示擔憂。
謝偉銓指,有物業管理業界人士反映,政府服務合約下受僱的非技術員工中,不少屬清潔工及保安員的基層職位員工是按或略高於法定最低工資支薪,由於政府服務合約一般為期3年並屬「全包制」,在法定最低工資改為「一年一檢」後,承辦商或會因而出現虧蝕。他問及會否考慮放寬政府服務合約不得聘用外勞的限制。
許正宇回應指,大部分外判非技術員工的時薪水平較法定最低工資高出至少10%,除非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在短時間內有顯著升幅,否則政府服務承辦商純因法定最低工資上調,而增加員工薪酬的可能性很低。
他又說,會了解本地勞工市場中相關非技術勞工的供求情況,在確認出現勞工短缺的情況下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的原則,研究容許在政府外判服務合約輸入勞工的執行安排,包括處理承辦商合約中需要提供的承諾工資,及輸入勞工的工資差異,以及協調不同制度的監察機制。
工聯會陳穎欣表示,對政府研究容許政府外判服務合約輸入外勞感到擔憂,指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比起上年同期高,關注有有什麼措施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許正宇指,作出安排前,會有多個大前提,如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外勞安排與合約如何匹配和互相協調等,強調其擔心「絕對不存在」。
勞聯周小松表明反對政府「帶頭」在公共服務中引入外勞,擔心安排會令相關職位逐步被外勞取代,從而影響公共服務的服務質素。他又引用《基本法》第99條,指政府各個部門任職的公務人員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許正宇說,即使政府在此安排作為一個僱主,但在經濟上上亦有其他僱主,正僱用類似服務,亦有輸入外勞的情況;又指外勞相關服務的合約條款有差異,會先匹配、滿足前置條件後才處理後續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