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就惡劣天氣開市展開諮詢
港交所(00388)就香港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於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建議發表諮詢文件,以徵求公眾意見。其目標是在惡劣天氣下維持香港證券及衍生產品市場的正常運作。
文件指出,香港每年總有數次受到惡劣天氣(包括熱帶氣旋及暴雨)影響,2018年至今已有11次因此停市。隨着香港市場的國際投資者及內地投資者參與度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重要。香港要提升其作為交易及風險管理場所及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迫切需要考慮更改現有的惡劣天氣安排。
不過,更改惡劣天氣安排不僅涉及交易安排,人員及投資者安全始終是重要考慮因素;有關安排亦需要多方面持份者(包括香港特區政府、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及市場參與者)的合作與支持。
港交所考慮過不同的營運模式和替代方案,考量的主要原則:首先,確保人員及投資者安全;其次,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第三,盡可能確保市場維持正常運作;及第四,為遵守及符合本地和國際監管要求,參與者須履行未平倉合約及未交收股份數項的相應風險責任。
文件建議取消現行的惡劣天氣安排,證券市場及衍生產品市場在惡劣天氣下可繼續提供交易、結算及交收服務,包括維持滬深港通、衍生產品假期交易、以及收市後交易時段的正常運作。
在惡劣天氣期間,交易、交易後和上市安排將與正常交易日基本相同,但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以確保市場的運作彈性和市場參與者的安全。港交所各相關結算所的指定銀行及交收銀行將提供網絡銀行服務,以支持市場參與者在惡劣天氣下的運作需要。
文件的諮詢期為期8周,於明年1月26日結束。港交所會審閱收到的意見,再與香港政府、證監會及金管局磋商,然後在諮詢總結中提出發展方向。為了給市場充足時間準備,專責小組建議在實施惡劣天氣下維持交易前提供6個月的準備時間(即明年7月生效)。
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香港是全球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區內首選的全球風險管理中心和資產配置中心。因此,香港市場必須在惡劣天氣下仍然維持正常交易,以便利區內以至國際投資者進行交易,確保他們能夠繼續管理其投資組合和相應的風險,特別是當其相關資產的市場也開放時。因為已經有可靠的技術來保障安全、順暢的遙距工作,所以現在是時候讓香港市場的運作與全球其他主要市場同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