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美國股債滙三殺 全球資產陷重估
過去一個多星期,中美貿易關係的消息牽引投資市場大幅波動,兩大國就關稅問題的任何發展預料繼續主導短線市況;可是,一項長期左右環球金融系統的變革已同時開啟,各類資產價值或將重新定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一石激起千層浪,為華爾街股市帶來不少壓力;然而,是次因關稅引發的金融震盪,呈現了跟以往頗不一致的境況。
附【圖】所見,對上兩趟經濟危機即2008年金融海嘯及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當時美股同樣崩盤,債市和美元卻受惠避險資金流入而顯著上升,間接緩和危機衍生的痛楚。今次則大為不同,在股市承受沉重沽壓時,美債與美滙亦隨着下挫,這「三殺」現象前所未有,相信將給予美國經濟更大衝擊。
何以本輪金融動盪罕有出現了股債滙齊齊積弱行情呢?背後原因其實相當複雜,暫可歸納成四點。
首先,關稅戰長遠影響全球貿易往來,削弱美元需求,也開始令投資者質疑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增添美滙貶值壓力。其次,市場憂慮關稅戰會加劇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遂促使多國央行,特別是人民銀行,長線減持/拋售美國國債,債息因而上揚。第三,關稅政策對經濟前景產生巨大不確定性(3月份貿易政策不確定指數飆至紀錄新高),打擊投資者信心;且關稅既導致環球供應鏈重組加快,更直接推高企業營運成本,遏抑盈利之餘,並刺激通脹升溫,使股債同樣受拖累。最後,關稅措施「朝令夕改」,妨礙企業資本投放的計劃,為整體經濟發展蒙上陰影。
無論如何,美國當前債券、股票、滙率同步下跌的異常現象,突顯市場正對美國經濟政策及資產價值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評估。這好像著名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鱷王」達里奧(Ray Dalio)早於今年3月中所作預警:主要貨幣體系、政治格局與地緣秩序呈典型的崩解,此情況個人一生只會發生一次,在歷史上卻屢見不鮮(We're witnessing a classic breakdown of the major monetary, political, and geopolitical orders. The kind of breakdown happens only once in a lifetime – but it has happened many times in history)。
換言之,這一場「關稅衝擊」跟過往周期性危機不同,是源於結構式政策風險,「美國例外論」(US exceptionalism)的合理化正面對強大挑戰,並或許標誌着美元資產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權重的系統性調整已揭開序幕。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