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美信貸失光環 華爾街恐彈完散
穆迪上周五(16日)宣布把美國的主權評級從「Aaa」下調一級至「Aa1」,主要原因是聯邦政府債務及利息成本增加;評級展望則由「負面」調整到「穩定」。由於標普與惠譽先後在2011年8月和2023年8月將美國信貸降級,亦就是說,美國至此失去全球三大評級機構的最高評級。
美國財長貝桑「揶揄」穆迪的評級是基於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2018年9月、即特朗普首屆總統任期獲委任就職後8個月便指出,聯邦政府財赤由來已久,最終必然會對經濟造成巨大影響,這個不可延續而且必須面對的趨勢,及早處理為妙(the sooner the better),顯示穆迪把美國主權降級的理據於7年多前鮑公已作預警,他到今年4月16日,則再次強調「龐大財赤問題極需解決」(we very much need to address)。
聯邦政府財赤最新累積至超過36萬億美元(約為「科企七雄」總市值兩倍),信貸降級將增加政府的融資成本,利息負擔亦隨之加重,附【圖】所示,美國30年期國債孳息率周一(19日)突破5厘,屬18個月新高,反映長債遭拋售,或許投資者已留意到政府天量財赤遲早會成為衝擊經濟的「灰犀牛」。
華爾街股市周一則先跌後回穩,其中標普500指數攀至與2月19日的紀錄高位相差僅2.9%,惟單日走勢未必代表完全「消化」上述利淡因素。
據Piranha Profits統計,2011年8月標普把美國降級後41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下滑10.37%,2023年8月惠譽的調低評級行動,標指在最初58個交易日累挫10.31%,這次也有機會一如上兩次中短期內要面對一成幅度的回吐,尤其是今趟特朗普正向全球發起徵收「對等關稅」(2023年8月貿易戰對手只有中國)此額外變數下,市況令人憂慮。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日前宣布,因應關稅戰而需要於5月加價,6月商品價格更會進一步提升;特朗普卻立即發炮,批評沃爾瑪去年賺大錢,現在應該「硬啃關稅成本」(EAT THE TARIFFS)。沃爾瑪財務總監John David Rainey受訪時指出,公司宗旨為維持產品低價發售,但始終有極限底線,其他零售商面對相若問題都一樣處理,言論似預告當地消費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加價風波。
換句話說,碰上「對等關稅」的負面衝擊,穆迪把美國主權評級降低,隨時煞停股市本輪反彈勢頭,加上國債同樣受壓,恐將導致美元資產重燃「股債滙三殺」。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