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讀心】流動性驅動下的結構牛
港股大市成交仍然保持暢旺,7月以來港股日均成交額達2400億元,使恒指有力高位徘徊,同時資金繼續板塊中輪流炒作,雖然高息內銀股近日開始回調,回調幅度見5%-8%但提醒其核心邏輯未改,股息率優勢仍顯著高於內地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3.5%以上,仍屬內險資金南下的其中首選之一,而且港股通金融ETF兩個月規模激增6.6億份,促印證長線資金逢低布局,回調可被視為趁低吸納機會,當消化獲利盤後有望重啟升勢。
霸權鬆動利港股後市
隔晚美股雖然造好,但美滙未見跟隨轉強,儘管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稍降,投資者仍存恐懼美國的巨額財赤,加上特朗普仍動用關稅威脅別國榨取利益更不得人心,令美元優越地位日漸減退,在多國加速去美元化、儲備分散化下,美元霸權裂痕下遇上人民幣資產重估,令中資企業在當下更具吸引力,在外資加南下資金雙重在港股會合,正將港股推向全球資本配置的新前沿,下半年將恒指推上更高峰不是沒可能!
內房資金行為解碼
上周因中央財政委會議明確要求「治理房企低價傾銷、推動落後產能退出」訊號,資金隨即湧進瘋炒內房股,一周過去港股中的內房地產股榮辱互見之餘,還有些屬財務穩健的好股亦竟被拖累,龍光集團(03380)因有實質利好消息支持,股價仍能高位暫企,但如禹洲集團(01628)境內負債率超200%,加上債務重組根本未有實質進展,股價更打回原形還見創52周新低,其實予上周當日港股內房受消息帶動,普遍大升兩三成或過外極具吸睛,同時吸引不少散戶參與追逐,深圳控股(00604)當日成交金額更達12億元,是平日成交的10倍,隔日之後普遍股價及成交均大幅萎縮,資金在極短時間內已炒作完畢之餘,更顯示中長期資金根本未願在今次消息中入市,若細心留意當日A股內房地產股普遍只漲3.2%,明顯A股較港股冷靜。
科技龍頭引領指數衝關
不過內房股確實殘得可憐,在未來有收購吞併機會下,擁國資背景房企其實極具吸引力,例如華潤置地(01109)其融資成本極低僅3.2%屬行內稱霸、使其日後併購擴張能力碾壓同業根本不容置疑,而萬科企業(02202)擁混改房企血統,並受政策傾斜屬板塊內的黑馬類,除內房地產股以外,科技股如阿里巴巴(09988)已漸見擺脫頹勢、初現有跡轉強之勢,畢竟港股要再上破高位,就必須靠阿里巴巴、騰訊(00700)等再領軍,後者讓內銀股獲利盤消化完畢應該會再度加入戰團,這可能既是流動性驅動下的牛,更是繼續讓中資企業歷史性價值重估。
梁健雄
筆者未持有上述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