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辦數碼貿易升級工作坊 馬時亨:助企業提升競爭力
香港貿發局及國際商會數字標準倡議(ICC DSI)合辦的「數碼貿易升級工作坊」今天舉行,探討《示範法》對香港跨境貿易的潛在影響,吸引超過140家中小企參加。
貿發局主席馬時亨致詞表示,全球貿易格局不斷變化,現在正是香港鞏固競爭優勢的最佳時機;香港正積極發展數碼貿易生態圈,並專注於創新、高效率和國際合作,以鞏固競爭優勢。
馬時亨指出,隨着貿易數碼化日趨普及,必須確保香港企業持續蓬勃發展,增強香港作為領先供應鏈中心的角色;局方致力協助企業掌握創新科技,裝備未來,做好準備,提升競爭力。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秘書長林兆康表示,特區政府致力營造一個高效的營商環境,維持本港的國際競爭力,而便利貿易文件電子化正是其中策略之一。期望業界在過程中積極提供意見,讓政府制定一個符合業界需求的法律框架,讓業界可按此提出不同的技術方案。
林兆康稱,政府亦正全力推進「貿易單一窗口」第三階段,除了可便利業界提交出入口報關單等企業對政府貿易文件,亦會與金管局的「商業數據通」(CDI)對接,方便銀行利用有關數據處理貿易融資。
金管局年底前制訂海陸空運貨運物流數據數碼化路線圖
金管局高級數據分析師冼綺彤表示,中小企業在申請貿易融資時長期受到流程上不同痛點的影響,例如對紙本文件的過度依賴導致低效率,並難以追蹤與驗證交易;局方計劃在今年底前制訂海、陸、空運貨運物流數據數碼化的路線圖,將各地貨運物流數據與金管局的數據基建「商業數據通」整合,以促進數據共享。
冼綺彤指出,金管局亦會在今、明兩年聯同香港機場管理局、運輸及物流局及試點銀行,利用貨運物流數據和「商業數據通」,提升數碼貿易融資。
國際商會數字標準倡議常務董事馬家敏認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和物流樞紐,與全球標準接軌,在不斷變化的全球格局中保持競爭力和韌性,將引領亞洲未來在數碼貿易的發展。香港憑藉與全球標準接軌和作為可靠樞紐的優勢,具備在此領域成為領導者的潛力。採納《示範法》是重要的一步,可為提單等電子文件提供法律確定性,同時精簡流程和提升可追溯性。然而,法律改革只是起點,更大的效益在於企業加快數碼轉型,並透過Web3技術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