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丨北水外資續流入 港股中長線樂觀

還有兩個交易日9月份便正式結束。從歷史角度看,恒生指數於9月份傾向呈現相對較弱的周期表現特性,然而本月至今恒指已進賬4.2%,頗為不俗,有點「反傳統」味兒。

話說回來,今年整體港股表現異常強勢,年初至今恒指已累升30.3%;恒生科指更有近四成漲幅,達38.7%,較同期納指約16%升幅高出23個百分點!近兩年港股升勢凌厲,除估值相對其他市場便宜外,「港股通」資金(北水)持續流入是關鍵因素。2024年北水全年淨流入港股達逾8600億元紀錄高位;今年情況更盛,截至本周五,累計已有超過1.1萬億元北水流入,無疑成為推升港股的主要助燃劑。

港股後市能否再上一層樓,除有賴中央經濟政策配合外,更關鍵在於北水流入能否持續暢旺。而海外投資者會否因中港股市走勢回暖而重新加大配置,亦是影響後市的重要因素。

如前所述,北水持續湧入港股,至今未見放緩跡象,反而再度加速。今年5月南向資金淨流入一度降至456億元,創去年9月以來低位,但隨後流入速度明顯回升,僅本月至今(截至周五)已錄得1746.91億元,刷出今年新高紀錄,反映北水依然積極吸納港股,繼續成為支撐後市重要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資金已連續第27個月錄得淨流入,創歷來最長紀錄。雖顯示資金長期持續湧入,但也意味相關走勢已延續一段時間,不宜寄望北水無限期流入,畢竟投資者終有獲利回吐的時候(如今年5月)。後市能否延續升勢,還需留意海外資金會否重拾對中港股市的配置,為港股注入「新水」,成為另一推動力。

回顧過去數年,中美地緣政治及貿易摩擦等因素,曾導致外資大幅減持中港股市。據統計,2024年全年外資對港股的累計淨流出高達5544億元。若未來外資重新看好中港股市前景並恢復增持,對港股中期表現將帶來積極支持。
事實上,若從美國掛牌的五大市值A股ETF合併資金流向觀察,可窺見海外投資者對中港股市的態度(需補充的是,外資進入港股的渠道不止一種,而A股ETF的資金變化能較即時反映其投資傾向,並間接折射港股動向)。數據顯示,自今年第二季以來,隨着中港股市回暖,累計資金流向自低位逐步回升;至本月初已重現淨流入,且上升趨勢延續,側面印證海外投資者確有加快增持中港股市的跡象【圖】。

綜合而言,從北水及A股ETF資金流向趨勢分析,資金流向仍對港股帶來正面利好訊號,意味中期表現續有支持,特別是在經歷近兩年升勢後,港股估值相對上依舊具吸引力。當然,這並不代表港股短期不會出現調整,尤其近期中短線市寬已出現明顯的熊背馳走勢;惟若資金流入趨勢持續,港股中長線前景仍相對樂觀。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