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丨停擺無礙美市升 拖延添經濟不明

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開始局部停止運作,這是近7年來的首次同類事件,民主及共和兩黨目前尚無妥協跡象,令停擺何時結束續欠明朗。

據統計,過去45年美國政府停擺平均1星期,意味今次已超出「均值」。博彩平台Polymarket資料顯示,停擺或延至10月中旬甚至更久的機率約八成半;摩根士丹利預測,按國債期權推算,本輪停擺恐達29天,由此看來,當前局面可能將維持一段不短時間,話雖如此,為了爭取2026年中期選舉的優勢,相信兩黨皆不希望政治僵局拖得太長累及選情,最終達成協議應沒有懸念。

投資者似乎毫不憂慮停擺,華爾街股市踏入10月份仍屢次破頂,標普500指數就曾6度創紀錄新高,暫進賬0.7%,與往績相符。附【圖】所見,自1980年以來合共16趟政府停擺期間,標指僅4次錄得跌幅,最多下挫2.2%,平均上漲1.2%(中位數則上揚0.8%),而且為時最長的2018年至2019年,美股更累飆超過一成!

美股停擺下反應冷靜,事關過往經驗表明連番政治把戲後,兩黨終會達共識,每一次僵局都獲解決,總「有驚無險」,短線震盪有限,遑論為股市構成太大衝擊。然而,這並非代表停擺可完全忽略,因拖延得愈長,對經濟以至金融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便愈大,隨時波及股市。

根據估算,政府停擺每周或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損失約0.1個百分點,若大摩預期離事實不遠,則今次事件會使美國增長少半個百分點,經濟下行風險升溫(尤其是長時間停擺,將出現永久性裁員或更深層次的開支削減),並引發消費者信心下滑、企業支出推延等惡性循環。

此外,公共部門「暫停營業」已令包括9月就業報告在內的重要數據延遲發布,如果停擺繼續至本月底,意味聯儲局10月份議息會議前,無法取得通脹和就業數據作利率決策基礎,勢造成市場透明度不足,利率走向難以判斷(聯儲局於政策制定上有機會相對謹慎),投資情緒亦可能因而劇烈波動。更糟糕是,一旦日後所公布數字未如預期,股市及債市也面臨修正壓力。

無論如何,美國政治局勢較像一場時間與信心的拉鋸戰,市場縱對此戲碼見怪不怪,惟停擺持續,潛在的經濟放緩、消費信心削弱,以至貨幣政策方向產生變數,或成為短期波動導火線。儘管市況最終將回歸基本面,但在此之前,兩黨角力下「數據真空」與「政策不確定」恐變作左右投資者押注的關鍵因素。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