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丨博劫後重生 比特幣分段低吸

港股11月首個交易日上揚,恒指昨早市成功重越兩萬六關,埋單報26158點,升251點,傳統上「例旺」的月份有好開始;相反,比特幣開局欠佳,續受制11萬美元。

幣圈剛經歷了一個不尋常的10月。上月比特幣下挫,跌幅雖然只是區區4.5%,惟自2019年起「10月必升」的連漲斷纜,從月初(6日)攀至紀錄高峰126251美元,到收爐日失守11萬美元關口,月內由高位計最多瀉18%。

10月比特幣破頂倒跌,一方面是美元相對轉強。美滙指數今年首三季疲態畢露,到9月中喘定後10月反覆向上,似已完成築底,並回升至挨近100位置,為幣價彈勢增添限制。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爆倉」。事緣10月11日幣圈發生大型強制平倉事件,規模據報涉及200億美元金額,屬歷來最多,導致各虛擬貨幣全線掉頭下滑。分析最初把「爆倉」歸咎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發放對中國強硬表態的帖文,惟隨後兩國緊張關係降溫,月底甚至成功舉行「習特會」,幣市卻未見好轉,反映虛幣投機味濃,價格容易因槓桿高低、平台制度、市場情緒等引起劇烈波動,參與買賣者如今信心受創,恐需時恢復。

彭博資料顯示,比特幣11月份往績表現不俗,除了2013年時單月曾飆4.5倍,為有數據以來最勁外,自2014年起,11月份錄得七升四跌,拉勻漲幅8.6%,在全年12個月中處中游位置,至於第四季計則相當誇張,11年間平均進賬達51.5%,因剛剛的10月較弱,假如今年餘下兩個月「追落後」,意味比特幣有可能再破頂。

比特幣何時又創新高,言之尚早,投資(機)者更關心應是下瀉後,是否已屆入市水平,事實上,儘管短線負面因素猶在,但看好虛幣前景的似仍佔多數,並希望伺機撈底。附【圖】所示,比特幣波幅近11年持續收窄,而早年未被視作主流資產階段,其大跌市普遍會插水七到八成,這符合少眾投資工具的特性;隨着愈來愈多大型機構加入(例如ETF發行商),又湧現了一些以「虛幣庫藏」為業務的上市公司,近年比特幣「熊市」挫幅降至逾30%,代表今趟若果未致「見熊」,目前回落約兩成,可算「趁低」分段吸納時候。

當然,入市的前提是對虛幣長線升值能力抱持相當信心、其重要性堪與黃金相提並論,目標價為翻一倍甚至數倍(「女股神」方舟投資的伍德更進取,預期攀上240萬美元);此外,比特幣等絕對不宜作組合主要資產,按投機特質,佔比2%到5%應屬極限。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