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價值工房丨大消費及AI投入業績造好 憧憬阿里再戰年內高

8月業績高峰期剛過去,見到不少基本面優良上市公司發布季績,其中科技巨擘的阿里巴巴(09988)於8月29日收市後發布2025/26財年首季業績,一如以往展示「高質量」業務表現。集團繼續推進「用戶為先、AI驅動」戰略,加大對核心業務投入成效顯著。在「AI+雲」方面,持續增加的資本開支和技術創新使阿里雲的收入增長加速至26%,創三年來最快增速;AI產品收入日益顯著。大消費方面,即時零售業務帶動下,淘寶App在8月前三周的月度活躍消費者人數按年增長25%。

大消費平台整合持續發揮協同效應

首先,集團大力投資即時零售業務,快速取得階段性成果,贏得消費者心智。阿里於4月底推出淘寶閃購服務,滿足多品類的即時配送需求。在短短4個月以來,無論在交易規模、用戶增長、商家供給、運力規模上都超出預期,配送到家訂單份額領先行業。第一階段用戶增長,建立即時零售消費者心智的目標已超前實現,並強化淘寶App在中國電商行業的領先地位。閃購未來可帶動電商收益,主要體現於流量上漲帶動廣告跟CMR的提升;用戶活躍度提升及新用戶拉新跟流失用戶的召回,從而減少市場費用的投入。淘寶閃購已經達到領先規模,預期隨經營效率持續優化,在保持消費者當前優惠投入的情況下,平台的單位經濟效益(UE)虧損可以縮減一半。

大消費平台整合也持續發揮協同效應,例如阿里巴巴在8月推出全新的大會員體系,為所有淘寶天貓用戶打通餓了麼、飛豬、高德等生態體系資源,全面覆蓋衣食住行等生活場景,旨在提升消費者體驗和用戶黏性。阿里巴巴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布局,並不是着眼於單一消費品類的競爭,而是滿足10億消費者的一站式需求,塑造AI時代大消費平台的商業形態。集團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為平台帶來1萬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增量。

AI應用將全面覆蓋所有業務領域

至於一直作為阿里巴巴業務高增長引擎的雲智能集團,受惠於推理需求激增與AI應用加速開發,首財季表現繼續出眾。AI應用加速發展以及阿里雲AI產品客戶接受度的提高,推動本季度阿里雲外部商業化收入也按年增長26%。

不難看出AI+雲繼續是集團業務推進重點,期內對AI+雲的資本性支出投資達386億元人民幣。過去四個季度,在AI基礎設施及AI產品研發上累計投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對AI投入已開始顯現成效,阿里雲在客戶需求驅動下重拾高速增長,並在消費端和企業端的AI體驗升級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使得AI驅動的增長路徑愈加明確。管理層在電話會上提到,預期未來數季在推理需求帶動下,雲業務增速有望持續提升,而當前優先級是繼續擴大阿里雲的市場份額,獲取更多用戶以捕捉好AI時代的機遇。阿里巴巴擁有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雲,擁有從AI算力,AI雲平台,AI模型,開源生態到AI應用的全棧技術能力。7月以來,阿里通義持續發布新版本的千問3非思考基礎模型、推理模型和AI編程模型,均實現全球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高德地圖全面AI化,有機會通過AI升級成為未來生活服務的重要新入口;全新釘釘也最新完成AI升級,利用AI Agent探索下一代工作應用形態;在淘寶平台亦正從AI搜索、AI廣告平台等一系列to C的AI應用升級中看到巨大機會。筆者認為以上各項部署,均體現阿里巴巴銳意將AI應用全面覆蓋至旗下所有業務場景,既能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優化集團整體營運績效,未來業務呈現高質量的騰飛,值得憧憬。

把握兩大歷史性戰略機遇

阿里強調「AI+雲」作為核心科技平台及結合購物與生活服務的大消費平台,將是兩大歷史性戰略機遇。近期強勁的增長勢頭無疑鞏固集團信心,加上充裕的現金儲備,現金及短期投資達5856億元人民幣,支持其持續對即時零售和AI+雲進行重大投入,以抓住這些關鍵機會。

期待看到阿里巴巴如何在這些領域持續創新,推動未來的增長。按目前行業市盈率均值超過21倍,意味着阿里巴巴的每股合理值應約180元,保守分析也不少於160元,反映於今年底前大有條件再挑戰今年高位接近146元。

聶振邦(聶Sir)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