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機械人丨高盛調研揭訂單荒?產業鏈企業:靜待訂單落地

【機械人/高盛/產能過剩】內地傳媒報道,高盛11月初實地調研9間中國機械人產業鏈企業,包括三花智控(02050)、拓普集團、雙環傳動等,發現相關公司正積極規劃中國及海外產能,以支持人形機械人的潛在量產,年化產能規劃區間約10萬至100萬台,反映供應鏈對行業增長前景的樂觀看法,惟尚無任何一家公司證實獲得確定性大額訂單,也未能提供清晰的量產時間表。這引發市場對機械人供應鏈「產能過剩」的擔憂。

根據市場流傳出的內容,拓普集團計劃在泰國、墨西哥和美國建立人形機械人相關產線,泰國工廠設計年產能高達100萬台,總投資額預計在70億至8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三花智控在泰國購買約20萬平方米土地,專項用於仿人機械人執行器組裝,目前公司已啟動泰國基地產能用於人形機械人。此外,敏實集團已完成年產能1萬套的頭部與面部總成生產線建設,預計2026年第一季實現量產,並且預料到2030年人形機械人相關業務收入將達50億元。

產能規劃規模根據大客戶產能指引所安排

報道引述被調研的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作為供應商,公司目前盡可能做好準備,儘管公司確實沒有接到規模訂單,但產能規劃規模是根據大客戶給的產能指引進行安排。

三花智控相關負責人指出,高盛在10月份來過公司調研。對於公司機械人在手訂單規模,負責人稱,機械人業務對外嚴格保密。雙環傳動亦表示,機械人業務訊息暫時不方便對外披露。

拓普集團說,由於北美大客戶還沒下達具體訂單,公司現在沒有在手訂單。產能規劃規模,是根據大客戶給的產能指引來安排。作為客戶來說,需要供應商備足產能應對未來需求,「作為我們來說,只能按照客戶要求去準備,否則也會面臨訂單落地無法交付的情況,至於未來訂單是低於產能還是超出產能,目前誰都不知道」。

均勝電子稱,客戶的機械人圖紙在今年下半年更新過,更新換代後進入小批量試生產。量產時間依據客戶進度,現在小批量試生產的機械人,具體的應用場景也還不明確,客戶自己也在摸索零部件和系統的適配程度。

不宜對產能過剩過早下結論

高盛今次的調研發現直接觸及資本市場最為敏感的神經——業績兌現的能見度。市場會產生相關疑慮,包括在需求尚未明確的情況下,如此激進的產能布局是否會演變為一場「內捲式」的產能過剩、市場會否重新審視相關公司的高估值缺乏扎實的訂單基礎作為支撐。

雖然目前訂單真空期與產能擴張形成鮮明對比,但業內人士認為,不宜對「產能過剩」過早下結論,前瞻性布局往往是新興產業崛起前的典型特徵。機械人供應鏈企業的積極籌備更是在展現其技術能力和具擴展性的生產就緒狀態,並不是單純「砸錢豪賭」機械人量產預期。

某電新行業分析師稱,全球範圍內,人形機械人的具體應用場景和技術路徑都在摸索發展階段,不要因為短期的訂單真空而輕易否定人形機械人的中長期產業趨勢,當前的「訂單荒」更應被理解為產業發展初期,新興產業發展初期必然存在試錯的成本和時間。供應鏈企業基於對未來的預判進行前瞻性產能布局,是應對潛在需求爆發的必要準備,未來的需求體量和技術演變仍有很大變數,在訂單到來之前,對「產能過剩」的擔憂下定論為時尚早。

高盛亦稱,大多數公司打算在接獲實際訂單後逐步擴大規模,因此當前規劃未必意味供應過剩風險迫近。該機構仍對人形機械人技術的長期趨勢持積極看法,但需要監控關鍵機械人產品的性能和具體的終端應用,以評估技術拐點是否即將到來。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