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讀心丨人工智能競賽中的穩形賽道
上周金融市場出現明顯轉向,正當「人工智能(AI)決定未來」的論調瀰漫了整個市場時,投資者突然意識到數據中心可能面臨過度投資的風險,資金避險情緒瞬間升溫,導致此前漲勢凌厲的人工智能概念股遭遇獲利回吐拋售潮。
有晶片卻等不到電
微軟行政總裁(CEO)納德拉在本月初的訪談中直言,公司面臨的真正挑戰並非晶片匱乏,而是電力供應的嚴重短缺,以及可供快速部署的數據中心空間不足,他更特別強調、人工智能產業的擴張速度是以「季度甚至月」為單位計算的,這與電力基礎設施漫長的建設周期形成尖銳矛盾。據史丹福大學《2025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差距正在快速縮小,部分關鍵指標已近乎持平,中國在高性能人工智能模型的數量與質量上急起直追,而美國則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私人投資規模上仍保持領先,然而,正是電力供應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底層基礎問題,卻可能成為制約發展的關鍵瓶頸,甚至讓微軟這樣的科技巨頭陷入「有晶片卻等不到電」的尷尬境地。
基礎設施超前部署
中國的應對策略清晰而且明確,其將透過超前部署電力基礎設施,避免出現人工智能擴張與電力供應之間的錯配,中國的政策強調「適度超前」投資原則,在這場全球競賽中,基礎建設與電源結構的優化將帶來龐大商機,背後更有着國家為其背書,相關的產業鏈不僅獲得國家政策支持,更蘊藏豐富的投資機會,在長期的競爭賽道中,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電力運營、設備製造和基礎建設等板塊。
早上釣魚船 食盡政策紅利
其中華潤電力(00836)作為大型央企,業績表現穩健,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傳統火電業務佔比約七成,可再生能源業務則接近三成,呈現「傳統業務穩定、新能源業務強勁增長」的雙軌發展格局。而設備商的成長機遇可留意重慶機電(02722),這家專注於商用車零件與電力設備的企業,同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毛利6.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當中清潔能源裝備業務營收佔總營業額比重超過80%,公司在近期完成的路演中透露,其業務有望在國家級重大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項目的建設中獲得重要商機。這場人工智能驅動的電力革命才剛剛開始,那些為數字世界提供動力的實體基礎設施企業,正悄然成為新一輪科技競爭中的關鍵嬴家,其實除上述兩間企業以外還有很多電網設備、儲能、基地建設等等公司均在今次賽道上,畢竟競賽才剛開始,投資者不妨研究讓找出早上釣魚船、食盡今次政策紅利。
梁健雄
筆者未持有上述股票
編按:作者梁健雄,香港財務策劃人員總工會司庫一職,從事金融業逾20年,曾任職多份報章包括英文虎報、南華早報、華爾街日報等後勤部工作。《炒股讀心》逢每周四跟讀者分享投資心理!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