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丨新興市跑贏標指 拉美最強可小注
美國聯邦政府歷來最長的43天停擺告一段落,道指周三(12日)刷出紀錄新高,破天荒站上48000點關收市,惟科技股不濟令納指連跌兩個交易日,拖累標普500指數僅微升4點。
標指沒跟隨道指破頂,主要是受累科企估值昂貴的疑慮,高盛策略員奧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計,標指未來10年平均年回報率大概只6.5%,屬所有地區股市中最弱;反觀新興市場年回報率可達10.9%,呼籲投資者採取美股以外的多元化策略,又特別點名中國和印度股市將錄得強勁增長。
自2023年起人工智能(AI)狂熱打造大型牛市,美股雖然連番創新高,但在全球股市中未算特別出色,以2025年迄今為例,標指進賬16.48%,MSCI世界(美國除外)指數則上漲26.28%,箇中很大程度是由新興股市推動。
MSCI新興市場指數本周連升3日,年內暫飆30.89%,領跑全球,尤以拉丁美洲股市最強。MSCI新興拉丁美洲指數(下簡稱拉美指數)經歷2024年插水三成,分析普遍看好估值挫至谷底的區內企業盈利將迎來反彈,到今年貿易戰開打,作為「美國後園」的拉美國家有望在「近岸外包」(nearshoring)趨勢中受益,被不少投行形容為關稅戰下贏家,因而獲資金青睞。
附【圖】所見,拉美指數2025年持續造好,周三曾攀上2728點,屬2022年4月5日後逾43個月新高,且走勢開始進入關鍵時刻,皆因拉美指數相對MSCI環球指數(以發達經濟體股市為主)比率自今年1月3日低位0.49倍,輾轉漲至目前約0.62倍,除了反映拉美股市跑贏,若果成功突破運行近兩年的下降通道頂線(迴歸線加兩個標準差),更可能代表將再啟升浪。
儘管拉美指數今年以來勁飆45.6%,惟現水平跟2008年5月歷史峰值5226點尚有一大段距離,首目標是2018年1月高位3243點,按此推算隨時具逾兩成的潛在上升空間。
從估值角度出發,根據彭博資料,環球指數最新預測市盈率約22.42倍,拉美指數則11.14倍,顯示拉美股市便宜很多,具追落後條件。
必須補充,投資拉美等股票風險不可小覷,截至10月底,首先,兩大地區巴西(59.47%)和墨西哥(27.1%)已佔指數近87%權重,而指數十大持股佔比亦高達41.24%,即無論是地域或成份股均頗為集中,可能導致波動性加劇。再者,拉美股市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關係非常密切,同時深受美國經濟及貨幣政策的影響,只要政經環境稍有風吹草動皆會引起資金短暫撤離,縱使看好也僅宜小注參與。
信報投資研究部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