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丨停擺後遺症浮現 華爾街借機調整

華爾街股市周四(13日)全線走低,剛於周三破頂的道指下挫1.65%,也稍稍跑贏1.66%跌幅的標普500指數,納指則受晶片巨擘輝達急滑3.8%,以及戴爾科技(Dell)與大數據公司Palantir分別下瀉4.8%和6.5%帶動,續插2.29%收市,連續3日見紅。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較早前獲參眾兩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結束破紀錄的43天局部停擺,政府員工終可重返工作崗位,美股卻好消息當壞消息炒,主要原因是一如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受訪時表示,負責收集資料的人員由於停擺而未作出例行調查,10月份勞工市場以至失業率等確實數據或永遠也無法知道。

哈塞特提及「永遠」顯然有點誇張,不過,假如聯儲局12月9日至10日議息會議前仍未掌握到最新就業市場狀況,將很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的決定。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於10月議息後記者會上表明,政府停擺導致局方如在霧中駕駛,唯有「收慢車速」;亦即是說,12月或者「暫停減息」。

按FedWatch數據,12月美國下調利率的機率已由兩周前90%位置,逐步降至49.6%。

聯邦政府停擺「後遺症」正在股市浮現,尤其納指更是短短5個交易日內兩度曾失守50天線。資深財經記者Jamie McGeever較早時撰文指出,大型科技股的市值維持膨脹,股價不斷創新高,不少分析師警告科技股已見「泡沫」,例如Palantir市盈率就曾達240倍;但包括「科企七雄」內的大多數巨企近期都交出十分亮麗業績,代表人工智能景氣依然遠未過時(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oom is far from over)。

更值得注意的是,Morningstar數據顯示,9月份流入美國互惠基金及ETF的長線投資總額超過850億美元,屬去年12月以來最多的一個月。在國際熱錢對華爾街信心明顯減退之前,不易會持續拋售。換句話說,美股全面低收,相信只是借停擺完結消息而sell on fact調整。

返回港股,受外圍急瀉拖累,連升4日的恒指周五低開412點,彈上26881點後即掉頭挫至26535點才喘定,收報26572點,勁跌500點。

然而,附【圖】所見,恒指急挫沒觸及10天線便企穩,短期技術走勢未有轉差,再加上大市仍由買盤主導(EJFQ強勢股指數高於弱勢股指數),估計暫時繼續在26400點至26900點的成交量密集區爭持。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