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料今年新股集資額最多可達2500億
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夥人劉大昌表示,目前香港主板上市申請宗數已達到逾200宗的歷史高位,估計香港全年迎來100家上市公司,集資額達到2000億元水平;若然市況配合,集資額甚至可以達到最多2500億元,全年第一可期。
劉大昌解釋,截至6月底,港交所正在處理約44宗「A+H」上市申請,其中7宗申請人的市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預計集資額超過百億元的有兩至三家。若港交所能夠在年內處理60%至70%的「A+H」上市申請,預計可以帶來幾百億元的集資額。此外,非「A+H」上市申請宗數約一百多間,若當中的30%至50%能夠在年內上市,總集資額最高有機會挑戰2000億至2500億元的上限。
香港新股市場於上半年集資1071億元,按年增長7倍,稱冠全球;上市宗數42宗,按年增長約四成。當中,「A+H」新股集資額達到770億元。劉大昌提到,A+H上市平均時間為4至6個月,其中最快的一宗僅用3個月,上市速度有所加快。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場共籌集了609億美元,上市宗數達544宗。與去年同期相比,集資規模上升5%,但上市宗數則下降6%。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緊隨香港榜首之位,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集資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8%,而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