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丨未來10年準備好約2600公頃熟地 滿足發展需求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 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私營房屋需求為12.6萬個單位。政府未來10年會有足夠土地滿足上述需求,並會有節有度及務實地部署推出的步伐。除了政府賣地項目外,其他私營房屋土地來源包括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局項目及私人發展項目。
李家超指出,政府必須儲備充足的土地,以滿足大型發展項目、長期經濟發展和市民住屋的需要。土地儲備就如銀行存款,需時可用,閒時則存。會持續造地並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同時透過精簡審批程序、優化行政流程、加強內部協作,以及善用科技和檢視標準等,提升造地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以保障市民利益和發展需要。
李家超稱,未來10年將準備好約2600公頃「熟地」,除滿足發展需求,亦讓政府有健康的土地儲備。
會繼續精簡法定程序和行政流程,包括簡化工程審批,訂立清晰服務時間承諾,並加強統籌相關部門的審批流程,加快審批。房屋署將設立「項目促成辦公室」,就公營房屋工程協調各部門加快完成工作。房屋局已實行新管控方法,為完成工程訂立目標時間,「倒逼」各環節加快落成。
此外,發展局將於明年推行「成本管控數碼平台」,建立市場價格資料庫,並應用AI分析過往政府工程的成本數據等,確保未來項目設計更具成本效益。房屋署亦已利用自主研發的「BIM系統化地基工程設計」,自動生成設計方案,進一步節省成本。
李家超指出,「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會持續檢視政府工程的建築標準及要求,房屋局亦會研究在公營房屋建築物料審批時,認可更多地區的標準。
政府將放寬私人發展項目中停車場總樓面面積的豁免安排,發展商如在地面興建不超過兩層停車場,其總樓面面積可獲全數豁免,並取消興建地庫停車場作為豁免條件的強制要求。
他又稱,發展局會在明年上半年試行中央集中採購,將率先應用於包括鋼筋和「組裝合成」構件等常用物料,以節省成本。房屋局亦會在明年試行集中採購「組裝合成」構件,並已設立標準建築物料資料庫,涵蓋鋁窗、間隔牆等常用物料,以加快審批流程。
2000年起,規劃署已進行五輪全港工業用地分區研究,將部分工業用地改劃作住宅、商貿等用途。政府今年將展開新一輪研究,明年內提出建議,包括活化工廈計劃未來路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