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半年出口料續承壓 須發力穩增長
中美貿易休戰,提振內地6月「搶出口」熱度持續。路透引述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下半年出口料仍承壓,但國內的穩增長政策將對進口增速形成支撐。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6月進出口總值5356億美元,按年升3.9%;其中出口升幅擴大至5.8%,優於市場預期的升5%;進口轉升1.1%,亦高於市場預期升0.3%;6月貿易順差1147.7億美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上半年中國外貿頂壓前行,下半年外貿穩增長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澳新銀行料末季出口下降風險顯化
澳新銀行認為,中國6月份出口反彈主因工作日增加、進口反彈主因價格改善,預計第三季出口仍有可能保持較快增長,第四季出口的下降風險將顯化。進口有望下半年恢復到2%至3%水平。
經濟學人智庫(EIU)指出,6月是中國商品享受美國關稅下調的首個完整月份。雖然8月關稅暫緩期前的「搶出口」行為可能持續,但6月下旬以來中國至美國航線的貨運運費已開始回落。貿易轉移和改道現象似乎仍在持續,料這將引發美國及其他市場政策制定者的關注。
ING認為,中國外貿的優預期表現能否持續下去仍取決於多重因素,其中,中美關稅談判的進展顯然是一個很大的變數。
東方金誠料國內穩增長政策將顯著發力
東方金誠認為,外部環境波動對進口的影響還會顯現,預計下半年中國進口增長動能仍將偏弱,總體上會繼續處於按年負增長狀態。不過,貿易戰之外,未來影響進口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國內大力提振內需的政策效果,預計第三季末、第四季初國內穩增長政策會顯著發力,這將對進口增速有一定支撐作用。
保銀資本指,對美「搶出口」現象似乎尚未結束,強勁的出口表現部分抵消內需疲弱的影響,有望支撐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維持在政府設定的5%目標區間,但下半年前景仍不明朗,因「搶出口」效應終將消退。
凱投宏觀料美對華關稅維持高位
凱投宏觀指出,中國對美國出口按年跌幅明顯收窄,反映美國進口商因擔憂兩國關稅戰再度升級而囤積中國商品,但中國對美出口的韌性恐難持久。預計美國對華關稅水平將維持高位,且中國製造商通過減價快速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的能力正日益受限,因此預計未來幾個季度中國出口增長將放緩,進而拖累經濟增長。
華創證券投資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緩和,6月出口保持韌性,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也有一定改善,體現中美貿易談判的積極效果。如果中美一直保持關係緩和,那麼出口短期壓力不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