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瑞銀料中國經濟今年呈前高後低格局

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預期,中國經濟今年呈前高後低格局,因之前對經濟比較積極的因素如出口前置、「以舊換新」補貼及政府財政支持,未來幾季的作用將會減少。

張寧解釋,內地自去年9月展開「以舊換新」補貼,刺激消費增加,但隨着有關措施推行滿一年,今年第四季料開始出現高基數效應。不僅如此,其補貼規模亦由去年第四季的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削至今年第四季的690億元,因此家電及新能源車兩大補貼行業未來料受拖累。

倘若經濟明顯放緩,瑞銀相信內地政策有進一步加碼空間。惟張寧指出,由於今年首季整體增長速度不錯,故額外政策加碼未必是以直接提升財政赤字率方式作出,而是進行預算外的政策支持。他舉例指,當局可能發行5000億元左右的特別金融債券,作為資本金注入到基建項目和一些戰略項目。

另外,張寧認為內地貨幣政策層面上仍有寬鬆空間,未來幾季人行或會進一步減息20點子。不過,由於人行之前已在結構性貨幣政策上投放了相當力度,包括對消費貸款提供貼息,有關舉措可能會導致降息時間點後退。儘管如此,只要美國聯儲局9月確立減息,他相信內地幣策會有更多空間,未來幾季內地仍有降息可能。

市場關注「反內捲」措施的具體執行,基於現時產能過剩的多為民企,張寧認為今次去產能須較以往更加市場化主導且更具針對性,例如對上游行業與中下游行業採取不同政策主導,要非常明顯地分門別類對待各行業。

張寧續指,去產能的具體做法可以是透過規範地方政府對失敗企業的補貼或救助,或細化行業規則讓落後產能順利退出等,同時當局亦應通過穩定內房及提振消費藉此刺激內需,這樣「反內捲」效果才會更為持續。他又提醒,投資者要對「反內捲」更有耐心,料「反內捲」措施未來3至5年仍會進一步推進。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