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IPO丁財兩旺 港交所一股獨贏
港股昨天續高位波動,恒指公司上周五揭盅的「季檢股」成焦點,獲納入恒生綜合指數的布魯可(00325)、古茗(01364)、蜜雪集團(02097)進賬5.1%到8.5%,蓄力再次破頂,反映新股備受追捧。
被視為內捲嚴重的中國茶飲業,無礙各公司接力招股計劃,投資者似乎也沒理會同業奈雪的茶(02150)與茶百道(02555)早年在港掛牌後分別曾從高位插水逾九成和七成劣績,古茗及蜜雪今年初上市後股價皆錄得倍數計漲幅,佐證新股市場復甦,港交所(00388)則是主要受惠者。
港交所2025年首季報告顯示,港股融資總額同期佔據全球第二位;新股市場增長強勁,多家A股企業尋求來港雙重上市,正處理的申請數目由去年底84宗,提升到今年3月底共120宗,新股勢陸續登場,今天將有最值得期待的寧德時代(03750)。
寧德時代2018年於深圳交易所掛牌,期間集團發展成為國際電池行業的龍頭之一,股價7年內最多飆升超過26倍,因此擁「寧王」稱號,足以媲美「茅王」白酒股貴州茅台(600519.SH),這次寧德時代在港上市,本身吸引力固然龐大,亦被當作中概股「回流」的樣辦。
中美貿易談判雖爭取到90日休戰期,惟市場共識脫鈎(decouple)還會延續,關稅以外,中概股恐成另一工具。今年5月據報道美國議員要求證交會(SEC)把中資企業除牌,之後縱未有新消息,但按目前處境,中概股面對更多監管上的壓力似難避免,華爾街若果「此地不留人」,就需尋找其他「落腳點」;香港作為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應屬最佳選擇。港交所是否一如傳聞接觸中概股了解「回流」意向,毋須猜測,這批「潛在客戶」可助港交所發展擴張卻無疑問。
以往本港未獲中概股垂青「落腳」,除了監管及盈利要求略高,估值較低也是關鍵。然而,經歷美方多番打壓後,近年納斯特中國金龍指數市盈率已由高峰時逾百倍下降至25倍左右,跟恒生科技指數相若,意味中概股「回流」估值與美市不相伯仲。
隨着港股從去年第四季起成交量反覆增加,到今年新股市場顯著轉旺,都屬港交所的重大利好。事實上,港交所是中美金融博弈的戰略據點,兼具獨市經營優勢,中長期投資價值預測有提升空間。
附【圖】所示,自恒指於2022年10月見谷底後,港交所多數時間跑贏大市,惟在本輪反彈一度累漲37.6%,且估值不算便宜,可考慮候回吐吸納,作中長線組合內的重要配置。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