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標指「死貓彈」例淡 今年見紅居多
投資者恐美國債務問題加劇,30年期國債孳息率周三(21日)又突破5厘,美股隨即偏軟,標普500指數收市下挫1.6%,令2025年初至今再度從升轉跌,本輪由「對等關稅」引發的V形大反撲似已結束。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計劃向主要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導致市場對國際貿易前景充滿憂慮,環球各類資產全線急瀉,華爾街首當其衝,標指在4月8日插至4982點(收市計),今年以來跌幅達到15.3%;隨後美方態度趨和緩,決定關稅措施延後90天執行,並與中國短時間內達成初步共識,投資者信心迅速回升,刺激標指V彈繼續,剛好6個星期便勁飆近兩成(19.7%),使2025年回報由負轉正。
然而,市場風險仍沒有完全消退。評級機構穆迪上周下調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儘管短線未致衝擊股市,但投資情緒再次轉趨保守,並把焦點回到聯邦政府財政結構性問題:債務急劇膨脹令赤字加速惡化,特別是20年期國債拍賣反應冷淡,代表國債需求明顯減弱,推高債券孳息率,進一步影響股市估值。此外,共和黨審議的減稅預算法案,原本被視作正面消息,如今卻因可能削弱政府財政紀律,為後市增添利淡元素。
展望未來,美股面臨諸多變數,箇中關鍵莫過於白宮跟貿易夥伴、尤其跟中國之間談判進程,若最終不能達致具體協議,不排除關稅戰「重新上路」,企業盈利預測與資本支出恐再受創,對股市構成新壓力。
基本因素尚欠明朗之際,近80年的數據或可對今年餘下日子市況提供一定啟示。附【圖】所見,自二戰後,標指年內曾跌15%以上的年份只有17次(包括2025年),在過往16趟中,全年最終錄得正回報的僅1982年、2009年、2020年3次,而年結時這16年變幅平均值和中位數分別為-9.6%與-12.4%,按此勝率(winning percentage)19%左右推算,標指今年底能夠報捷的機率不足兩成,且隨時埋單計算要挫約一成。
值得補充的是,參考對上5次標指年內回落15%到20%的「溫和跌市」往績,由於當中4次年底前皆可收復若干失地(1982年更逆轉為升市),按今年標指一度下滑15.3%,假如沒再刷新低,意味2025年最終也未必會深陷頹勢,跌幅有所縮窄。
換句話說,美股經歷了過去個半月的「V彈」後,市場前景續受地緣政治及聯邦財政風險交織影響,如果以歷史數據推測,標指今年錄得負回報機率仍偏高,惟顯著弱勢可能性卻不算太大,全年高低位或已出現。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