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稀土應成中歐關係「黏合劑」
針對稀土出口限制影響中歐關係問題,《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文章稱,當前中歐關係中稀土問題雖然很「熱」,但處理好了,不但不會燙手,反而可能成為雙方關係的「黏合劑」。
該文章指出,無端攻擊指摘、甚至拉幫結派搞「小圈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如何在出口管制項下建立法律上可行、對等的制度性安排,才是中歐雙方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不僅有利於中歐産供鏈穩定,也將對國際社會釋放積極訊號。
文章稱,中國長期向歐盟出口稀土,為歐盟實現數字化和綠色轉型目標、提高經濟競爭力、增強經濟安全提供了巨大支撐,為此中方也承擔了資源環境代價。歐方一些人非但不領情,反而出台各種花式「傷人操作,令人十分費解。”評論稱。
文章強調,中國依法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和趨勢,是非歧視性的,不針對特定國家,絕非歐方所指責的將礦產資源「武器化」和對歐盟進行「經濟勒索」。相關產品如果只涉及民用用途,只要是符合規定的,經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後,一般都可以正常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