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置社福處所財政承擔額大減 孫玉菡:地方唔夠咪迫啲囉
政府提出把「購置處所以提供福利服務」計劃的財政承擔額由200億元下調至50億元,並取消「購置物業計劃所建議設置福利設施的一覽表」。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今日舉行會議,社福界議員狄志遠質疑計劃措施失敗,選委界何君堯批評政府「昨天的我被今天的我打敗」,亦有多名議員關注減少預算和處所的影響。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說「地方唔夠,咁咪逼啲囉」,稱沒有新地方不代表當局不提供服務,「大家要發揮我們的創意,總之有地方我們就可以做多點,和更好應對社會需求」。
財委會2020年向社署撥款200億元推行 「購置處所以提供福利服務」,社署指出,過去5年,計劃的實際開支約2.4億元,預計今年度預算開支約2.5億元,尚有約195億元財政承擔額未被運用,因而有意歸還150億元財政承擔額。
狄志遠發言指,社福界當年歡迎有關計劃,是因場所不足,亦有不少服務受到場地限制影響,惟計劃多年來的效果不理想,令社福界失望。他質疑政府下調財政承擔額是因措施失敗,「一個措施而家失敗咗,咁就唔係慳錢,係做唔到」。他亦關注當局會如何運用剩下的50億元。
孫玉菡回應稱,「有信心(計劃做到成效),如果不是,我們也不來啦」,但重申購置物業要視乎實質狀況,不一定會用盡50億元。對於可否透過租用場地取代購置,他說,計劃針對長遠福利的需要,因而通過購買解決;而租用則可以現行政策處理。
勞聯林振昇問及當局原計劃以200億元購置150個地方作社福設施,惟現時只買了5個地方,關注其對社福服務的影響。孫玉菡說,「地方不夠,那就逼點,大家想辦法去做。如果地方多一點,那老友記就會舒服點」。他強調,當局有盡最大努力購買,亦會拆牆鬆綁,關注更多不同原本用途、但適用的地方。
何君堯稱,首先要讚揚當局縮減開支,但批評有關安排是「昨天的我被今天的我打敗」。他質疑在市場改變下,政府方向是否正確,「今時今日物業價格跌了三分二,你就反而滾水淥豬腸縮翻個手?」。孫玉菡重申會確保50億元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