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消委會丨收多宗涉藥房「両變錢」等投訴 批損港旅業形象

消委會近月接獲多宗涉及藥房及藥店的投訴,有商戶在銷售過程中混淆「斤變両」、「両變錢」等計價單位,以及推銷包裝高度相似的影射貨品,令消費者有所誤會,批評不單對本港整體零售和旅遊業界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亦削弱旅客對本地消費環境的信心。

藥材「両變錢」付逾3萬元

有新加坡家庭投訴於A藥妝店被店員推銷奶薊草等藥材,事主見標價每「両」380元同意購買,惟藥材磨粉後,店員才要求支付逾3萬元,並解釋計價單位實為「錢」,事主無奈付款,並向海關投訴及向消委會求助。

A藥妝店回覆消委會稱標價牌已列明單位為「錢」,藥店一度願退七成款項約2.1萬元而不收回貨品,但事主拒絕,經消委會調停,A店最終同意全數退款退貨。

北京安宮牛黃丸包裝疑影射

另有內地遊客於B藥房查詢安宮牛黃丸,見包裝外觀類似且店員稱「北京」,遂以2640元購入3盒,惟事主返內地後仔細檢查,發現雖然該產品的包裝和外觀與品牌高度相似,產品上也同樣寫有「北京」和「安宮牛黃丸」字眼,但生產商名稱卻相差一個字,懷疑屬假冒或影射貨品,遂向消委會求助要求憑單退貨退款。

B藥房回覆時未回應是否影射,但願全額退款,事主兩周後再度訪港,親身到店辦理退貨退款。

籲藥房營運者應清晰標示計價單位

消委會提醒藥房及藥店的營運者,若有出售藥材或蔘茸海味等貨物,應清晰標示價格及計價單位,並於交易前主動說明,以減少爭議。若消費者已明確指出心儀品牌及貨品,商戶應該如實提供,並於交易前清楚列明貨品來源及價格。

商戶亦有責任確保收據上的交易資料準確無誤,因該等資料是處理消費爭議時的關鍵憑證。消委會敦促零售業界摒棄誤導性銷售手法,殷實經營,提升自律水平,共同維護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