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施政報告丨輸入侍應及初級廚師加辣 消息人士:已批申請不受影響

行政長官李家超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明日起優化「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對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要求,包括延長本地招聘時期至6星期。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就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外勞,當局過去兩年合共批出20373份申請;當中有9469人仍在香港工作。

消息人士直言:「飲食業界嘅投訴都多」,而政府宗旨一向都是優先保障本地勞工就業,指政府沒有何時暫緩計劃的硬指標,但會動態檢視情況,「我哋無水晶球,如果太惡化會唔會收緊呢?我哋唔知,但我哋都係會持續調整,持續優化,理論上情況會持續轉好。」

為打擊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的行為,由明日起優化計劃下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要求,包括僱主進行本地招聘時間由4星期延長至6星期,期間必須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實地招聘會;實行更嚴格的人手比例,由現時以每名申請僱主的所有職位為基礎,改為以申請職位計算。換言之,僱主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一名,便須已聘用本地全職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兩名。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計劃由2023年實施至今年8月,當局就侍應生批出11725份申請、初級廚師批出8648份申請,連同其餘24個工種,當局兩年間合共批出38407份補充勞工申請;截至7月31日,現時分別有5435名外勞侍應和4034名外勞初級廚師在港工作,兩年間總共有32515名外勞透過計劃來港,並仍在香港工作。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已批出的輸入勞工申請不受新安排影響,新安排適用於明天起批出的初步甄選。消息人士又指出,兩個工種的本地招聘時間延長至6星期的決定,非靠科學計算得出的決定,但內部討論後認為適當增加招聘時間會有效果。不過飲食業界曾多次要求政府取消4星期本地招聘的要求,新政策明顯與業界訴求有差距,消息人士透露改動未有諮詢飲食業界,直言本地招聘的要求「冇得唔要」,重申政策大原則為保障本地勞工優先就業。消息人士透露,暫無計劃調整工資中位數的要求。

被問到新安排只針對兩個工種的原因時,消息人士坦言:「飲食業界嘅投訴都多」,提到餐飲業最新失業率高達6.9%,而政府一向是以補充勞工為宗旨。消息人士解釋,延長本地招聘時間,並要求僱主期間須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實地招聘會,相信「僱主都會覺得個個星期都要去好煩,其實喺本地招聘仲方便」。

至於為何沒有一刀切暫緩及取消「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本地人的確明顯對部分工種興趣不大,即使政府轉介求職者都多次「吃白果」,如洗碗工、洗衣工、農場工、食品加工等行業,由於一向都較少本地人申請,故當局認為毋須調整。

消息人士續稱,勞工團體都支持政府精準施政,理解「煞停」、「暫緩」等不是正確方向。被問到當整體失業率上升至某高位時,政府會否考慮取消計劃。消息人士指失業率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但當局沒有設硬指標,重申會動態檢視情況,「我哋無水晶球,如果惡化會唔會收緊呢?我哋唔知,但我哋都係會持續調整,持續優化,理論上情況會持續轉好。」消息人士預料,侍應及初級廚師的批出申請個案會逐漸減少,透露申請個案近來亦有回落趨勢。

消息人士又指出,暫時無計劃將新安排擴展至其餘工種,重申要視乎失業率,笑稱:「售貨員都有5692份申請輸入外勞申請,都高危㗎」。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