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丨美放水債息反升 阻人仔收復「七算」
上星期環球央行議息超級周結果並無驚喜,按兵不動的日本及重啟減息的美國,兩地股市都再次破頂,昨天輪到人民銀行公布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不變,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分別為3厘與3.5厘。2024年祭出「組合拳」至今一年,雖然中央多番表明會採取寬鬆政策穩經濟,惟在減息降準方面欠積極,起碼未如投資者預期。
官方利率政策保持觀望,無阻中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穩步上揚,長債息自去年第四季急滑之後,於2025年初挫至1.592厘低位反彈,如今已攀上1.8厘左右,且帶動中美息差從歷史高峰約3.15厘下跌,成為人民幣滙價轉強的催化劑。
4月美國公布「對等關稅」稅率引發金融市場動盪,離岸人民幣(CNH)被波及曾見7.429兌1美元,是有紀錄以來最低,隨後中方作出反制措施而兩國展開多輪貿易談判,CNH也因美元走弱輾轉升值,到上周聯儲局議息前夕更攀至今年高位7.0851,5個月間上漲近半成,去年11月初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失地完全收復,惹起不少大行估計,人民幣可望向「七算」進發。
附【圖】所見,在聯儲局2022年「鷹式緊縮」至今,美中長債息差與CNH走勢此起彼落,即美元息差優勢擴大時,人民幣滙價偏軟,反之亦然;兩國長債息差2025年1月觸頂回落,由於內地債息正處升軌,原本美國再度減息,若債息也跟隨下跌,則受惠息差進一步收窄,CNH有望繼續向好。
然而,美債息表現不尋常,聯儲局上周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區間0.25厘後,長債息卻反升,由一度失守4厘,3日即彈至4.143厘。此情況投資者應該未致陌生,事關2024年局方重啟寬鬆周期時,長債息同樣上漲,自3.6厘上揚到今年1月的4.8厘,且現仍高於一年前水平,意味減息無助壓低債息,箇中值得留意兩大解讀:首先是特朗普「劈息降債負」計劃恐難以如願;其次,市場要求美債的風險溢價續升,這對各類資產影響恐更深遠。
無論如何,在基準利率有減無加下,美長債息若始終不肯下挫,勢限制美中息差縮窄,按近3年多關連性而言,將間接變作CNH重返「七算」的障礙。
當然,貨幣漲跌不應由「外力」主導,事實上,中間價傾向上調,已屬中央引導市場預期人民幣逐步升值的跡象之一,假如像去年般於國慶黃金周前出招刺激宏觀經濟,又或者第15個5年計劃(十五五)的政策釋放明確訊息,在利好氣氛推動下,相信亦可助「人仔」轉強。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