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EJFQ信析丨銅價上升非朝夕 組合要加原材料

華爾街巨擘連環加碼人工智能(AI)相關投資,中國企業不甘後人,繼阿里巴巴(09988)積極推進3年3800億元人民幣的AI基建計劃後,輪到京東集團(09618)表示未來3年擬打造萬億級的AI生態圈,股價應聲急彈,助力科指逆市再升56點,收報6379點。

科企短線爆發力強,金屬股也不遑多讓,江西銅業(00358)、五礦資源(01208)、中國有色礦業(01258)、紫金(02899)、洛陽鉬業(03993)昨勁飆5.13%到11.73%,帶動EJFQ系統內覆蓋在港上市76家企業的金屬板塊升1.79%,僅次於汽車板塊的1.82%。

美國最大銅礦商Freeport-McMoRan(FCX)周三披露,旗下印尼Grasberg銅礦發生泥石流事故,預計生產起碼要到2026年上半年才開始分階段恢復。消息迅速被定性為「黑天鵝」,投資者憂慮供應長期短缺,國際銅價急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價格曾攀上每噸10364美元,收報10336.5美元,漲幅3.63%,是2011年11月4日以來最大,技術上則突破運行一年的徘徊區頂部,向去年5月20日高位11104.5美元進軍。

銅價走高並非一朝一夕,自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初發起關稅戰至今,環球經濟一直處不明朗氛圍下,不少商家預料未來營運成本上揚,紛紛提前在海外倉庫備貨;到7月白宮再宣布對進口的銅徵收50%關稅,更促使大量銅從各地運往美國,令其他地區的供應趨緊加劇,強化銅價漲勢,「解放日」迄今最多勁彈逾27%,略勝近期接連破頂的金價。當然,美元年內積弱,亦為銅市增添上升動力。

需求方面,儘管目前電動車市場(特別是歐美地區)增長有放緩跡象,惟在全球AI產業競賽下,大規模數據中心及相關基礎設施配套正加速興建,預測電力需求今後幾年仍會持續提升,發電機、變壓器、高壓輸電線路和智能電網將進一步使銅消耗擴大,銅礦商似乎不愁沒生意。

全球最大銅消費國中國的經濟復甦步履蹣跚,是當前銅市主要負面因素,然而,中央遲早再推出刺激政策,將令到原材料需求易增難減,並有機會成為銅價下一波升勢的新動力。

換言之,銅價與銅企前景值得期待。附【圖】所見,包含上述本地掛牌五大銅股的恒生綜合原材料業指數年初以來累飆約1.16倍,在恒生綜指11個分類板塊中居首,且遠勝近年當炒的恒生綜合資訊科技指數和科指,因此,若長線看好AI科技行業發展,「原材料」應是投資組合不可或缺一部分。

信報投資研究部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