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50歲或以上港人被發現雙眼患輕度視力障礙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剛成功完成由政府透過「社區重點項目計劃」撥款支持的南區社區眼科檢查計劃,為約2.16萬名50歲或以上的居民進行全面眼科檢查。計劃顯示27.2%的5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被發現雙眼患有輕度視力障礙。
研究結果顯示,在5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中,27.2%發現雙眼患有輕度視力障礙(視力低於20/40),他們僅需佩戴合適的眼鏡,這一比率即可大幅下降至11.1%。在那些視力無法透過眼鏡提高的人中,79%是由於白內障。另外,失明率(定義為視力較好眼的最佳矯正視力低於20/200)佔檢查人口的0.2%。
研究確定屈光不正和白內障是可逆性視力障礙的兩個最常見原因,而這兩種情況其實都可以透過現有且具成本效益的治療方法輕易解決。計劃成功轉介5843名參與者(佔27%)至眼科專科門診跟進和治療,揭示社區中存在大量未診斷的眼疾:包括2564宗威脅視力的白內障,2338宗青光眼或具有高風險青光眼指標,以及1840宗黃斑或視網膜病變。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系主任兼臨床教授梁啟信指出,這些發現為香港的眼科保健系統敲響了警鐘。事實上,只需要佩戴合適眼鏡,受影響的人口比率便可從27.2%大幅降至11.1%,這反映社會面對的不是醫學層面的挑戰,而是如何推廣視力檢查的普及性和認知,因為社區中大多數視力問題完全可以透過現有的基本干預措施預防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