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第四季展望丨IPO續暢旺 邊類股份值得留意?
本港今年新股暢旺,首三季有69隻新股上市,集資額逾1800億元,穩守全球新股排名的冠軍寶座。根據港交所資料顯示,目前正在處理接近300家的上市申請。由於新股上市情況較預期理想,部分會計師行亦調高今年集資額預測,最樂觀估計可達2800億元。
本報綜合分析,造就今年新股熾熱,主要是政策支持及資金流入兩大因素。首先,中國證監會支持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以及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優化大型A股上市公司申請來港上市程序,加上H股與A股估值差距收窄,連同中資企業有出海發展需要等,導致先A後H成為今年IPO市場重要趨勢。
新股展望丨政策支持及減息刺激資金流入
上市渠道放寬亦是吸引企業來港的誘因,如證監會及港交所推出「科企專線」,為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在提交上市申請前提供專門的指引,幫助他們更有效率地籌備上市,並允許根據第18C章及18A章上市的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請。對這些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或產品尚未商業化的公司,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集資選擇。
港交所自今年8月開始為新股公開發售部分引入兩項機制供選擇,其中機制A把公開認購部分初始分配額設定為5%,可視乎公開認購的超購倍數,回撥至最高35%;機制B則允許把公開認購的初始分配份額設定為10%至60%之間,但無回撥機制。同時,發行人把首次公開招股時初步擬發售股份的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相關修訂有助吸引更多內地公司來港上市,因為除了股權不會過度被攤薄外,亦可讓更多國際機構參與。
另外,香港整體市況轉好,每日股市成交大躍,相信隨着美國聯儲局啟動減息周期,更多國際資金將會流入香港股市,預計香港將可繼續超越美國兩個交易所。
新股展望丨羅兵咸:集資額有望超越2200億
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夥人黃金錢對本報表示,香港IPO市場表現持續強勁,截至10月2日,已錄得69宗新股上市,明顯優於年初預期。良好的市場表現顯示市場資金充裕,加上中國政府持續推出多項扶持企業的利好政策,投資者信心顯著提升,推動整體市場熱度持續高漲。
展望2025年第四季,羅兵咸預計將有更多企業陸續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包括透過第18A章及第18C章的生物科技及特專科技公司,以及已於A股上市的大型企業。目前,已經遞交申請在香港上市的企業接近300家,涵蓋的企業來自不同行業,包括製造業、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等傳統行業,也有來自生物科技、醫療和醫藥、人工智能、資訊科技及電訊服務等新經濟行業。憑藉多元化且具質素的上市項目,全年IPO集資額有望達到或超越2200億元的預期,IPO集額資可望躍居全球第一。
羅兵咸對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持積極樂觀態度,相信香港將可繼續吸引優質企業赴港上市,明年新股市場亦有望在多家大型新股上市的推動下持續活躍。
新股展望丨德勤:逾80隻上市籌資可達2800億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上市業務華南區主管合夥人呂志宏預料,今年全年香港將有超過80隻新股上市集資2500億至2800億元。除了以A+H的新股為主導外,醫療及醫藥公司、特專科技公司和消費板塊的公司上市也會成為市場的亮點。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指出,隨着聯儲局展開減息周期,預計將有更多海外資金尋求布局亞洲高成長投資標的,涵蓋中國內地與香港市場。這將為今年第四季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發行,提供充裕的市場資金、流動性支撐及更理想的估值環境。
德勤表示,除了當前監管機構積極支持的A+H上市項目,以及專為生物科技、特專科技企業設立的科企上市專線外,香港特區政府擬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則、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持續優化主板上市機制,並深化港交所與東南亞交易所的合作。這些舉措長遠將助力吸引更多不同類型創新企業赴港上市、擴大市場主體範圍,也會推動更多公司在香港上市。
新股展望丨涂國彬:投機味濃還看大盤氣氛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涂國彬表示,今年初DeepSeek出台,令等待多時的A股及港股均值回歸大追落後,終於成事。儘管過程中有4月份關稅戰打擊,但無礙中長期升市展開,正是這背景下,今年新股氣氛,與大盤行情相得益彰,凍資超額認購,以至部分新股首天表現皆令人驚喜。
涂國彬指出,雖然過程中難免大升大跌,但這與年初至今恒指平穩向上,但更以二三線及新股為主,甚至A股化皆相當吻合。據此,他估計,投資者在第四季仍以上述節奏韻律看待新股,投機味濃,難言穩陣,勝算在於當時大盤氣氛。
新股展望丨馮宏遠:機械人相關概念較為可取
馭風聯合創辦人、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馮宏遠表示,與機械人相關概念的新股較為可取,正如「杭州六小龍」之一、機械人製造商宇樹科技便計劃發行A股上市;若有關計劃落實,宇樹作為龍頭股成功在A股掛牌,也會帶動同類型H股股價造好。
他續稱,由於國際金價年底前看漲,黃金相關概念的新股也會受投資者追捧,但抽新股時要留意相關股份的「含金量」實際有多少,因為部分金礦股也會夾雜銅礦的元素。
至於生物科技股方面,馮宏遠指出,散戶揀選這類新股時要注意,單是心血管及腫瘤類型的公司,便各有不同臨床階段,未必每一隻生物科技新股都能夠炒上,大多數都以相關概念為主,究竟哪隻股份能夠到達臨床3期最後階段仍是未知之數。
部分有意今年底前至明年初來港上市新股
京東工業:京東集團(09618)旗下分拆出來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
TOP TOY:名創優品(09896)旗下潮玩品牌
賽力斯:與華為合作打造電動車品牌「問界」
阿維塔科技:由長安汽車、寧德時代(03750)、華為聯合打造的電動車品牌
東山精密:內地最大印刷電路板(PCB)生產商
梅卡曼德機器人:內地人工智能軟件方案提供商,美團(03690)有份投資
科大智能:深圳上市的內地數碼能源及工業公司
極米科技:內地投影機和雷射電視商
五芳齋:在A股上市的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商
愛奇藝:在納斯特上市的中國視頻流媒體平台,由百度(09888)控制
亞朵:在納斯特上市的內地連鎖酒店,在內地擁逾1600間酒店
FJD Inc:農業機械人公司,創始人吳迪曾任科技公司大疆
晶合集成:內地第三大晶圓代工商,主打40至150納米成熟製程
海瀾之家:內地大型男裝服裝零售商,騰訊(00700)持股
三一重工:專注於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機械產品
稀宇科技:阿里巴巴(09988)支持的內地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舶望製藥: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開發新一代siRNA藥物
壁仞科技:中國人工智能(AI)晶片初創公司
宜品乳業:從事產銷嬰幼兒配方奶粉、兒童及成人奶粉、乳製品原料等產品
勝宏科技:深圳上市的內地電路板製造商
群核科技:「杭州六小龍」之一的雲原生空間設計軟件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