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丨葉劉質疑多公務員流失
立法會今辯論2025年《施政報告》,選委界簡慧敏指,國安風險無遠弗屆,需要持續完善維護國安的法律制度及執行機制。她表示,理解保安局上月發出的政府人員維護國安工作指引,因內容敏感被界定為不公開的機密文件,但亦希望政府亦建立相關機制,確保指引獲得遵從。她亦指,應持續檢視公職人員在維護國安條例下的定義,以及相關宣誓安排。
簡慧敏又提及部門首長責任制,稱把政治任命官員的問責及公務員行政問責有效銜接,但關注現時部門首長未有清晰定義,以及由退休公務員出任主席的委員會,在公眾觀感上面的獨立性,建議當局檢視主席人選,並對公務員敍用委員會條例及其附屬法例作出適當修訂時,因應委員會職能擴大,加強委員會各方面的管理。
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葉劉淑儀關注公務員管理,她引述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稱今年投考政務官人數破紀錄,「我覺得不應該自滿,因為大家都知道為何政務官職位受歡迎,人工高啊嘛」。她又指公務員有流失問題,並舉例華盛頓辦事處主管、財政司助理辭職「轉跑道」,認為應檢視制度是否有問題,令政府流失有經驗的人才。
葉劉淑儀續指,公務員編制為19萬,惟長期是17萬人,「財政司叫你減1萬,咁其實即系無減」,質疑是否有需要這麼多公務員,「我覺得政府應該honest一啲,誠實一啲,解釋下點解我哋要咁多公務員、有咁多外判商、咁多非政府機構,點解咁多資深政務官會離職」。她稱,對AI效能提升組寄以厚望,長遠可檢視可由AI替代的職位。
葉劉淑儀又關注「一國兩制」,說從三十幾年經驗而言,「一國兩制」的落實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挑戰,「香港的兩制是不變,但是可惜咧,這種包容就是被利用咗,令香港人不明白一國兩制的精神」。她提及2003年《基本法》23條立法失敗、2012年反國教示威、2019年逃犯條例引起的騷亂等;認為由中央協助下至現時由亂及治、由治及興,官員應帶領香港為國家多作貢獻。
民聯建陳勇指,完善選舉制度體現香港優質新階段、優質民主。他建議,檢視如何再進一步提升成效,包括善用人工智能、電子點票等。他亦關注愛國主義教育,問及未來會再有相關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並持續推廣至幼稚園及社區,亦吸引內地及全世界來港「紅色旅遊」。
經民聯盧偉國指,近年社會關注垃圾徵費對回收情況的影響,認為都市垃圾棄置量大有改善。對於政府暫緩實施垃圾徵費,他表示支持,形容是「實事求是」,因垃圾徵費需回收配套先做得好,特別是廚餘回收,惟均有不足,希望政府先集中做好減廢回收,務求最終達到「零化堆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