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FQ信析】港股進入波動期 連升5月挑戰大
恒指8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開市即重越兩萬五關,一度飆278點,於10天線前止步,埋單報25077點,升78點,按月上揚304點或1.23%,國企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8月份也分別進賬0.73%及4.06%,三大指數均連續4個月造好,累計漲幅介乎10.8%到13.4%,表現出穩中向上的態勢發展。展望9月,港股能否乘勇再創出今年新高,實現「五連捷」佳績,相信挑戰重重。
升市莫估頂,現階段預測恒指再難寸進,言之尚早,而且後市好淡很大程度需視乎目前港股的主要推動力:「北水」。值得一提的是,年初至今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港股約9600億元,屬紀錄新高,較2024年全年總額多出近千億元;同時,「港股通」南向交易金額已佔每日交投逾半,可見北水流向對大市走勢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8月港股雖繼續錄得不俗的內地資金淨流入(大概1100億元),惟已比7月份減少約17%,終結了早前兩個月的增長勢頭;若進一步觀察單日北水變化,周四(28日)更淨流出204.4億元,是歷來單日最多,且8月內共3個交易日淨流出超過百億元,頻率之高相當罕見。
回顧自2024年初恒指找到谷底以來,隨着北水積極湧入,港股水漲船高,一年半間合共進賬七成左右(部分「港股通」股份漲幅更可觀),市況呈獲利回吐實屬正常,北水即使不時單日淨流出,暫卻未致演變成「撤退」的跡象,但如果9月、10月間「走資」持續甚至惡化,港股上升動能預料受阻,有機會觸發較深度的調整。
除了北水動向外,港股傳統上於未來兩個月亦面臨周期性疲弱與波動加劇的雙重夾擊。歷史數據顯示,恒指9月份往往偏軟之餘,附【圖】所見,統計1970年迄今,恒指各月平均波幅率(註:以該月高位差額除上月收市價)在9月份擴大,報11.2%,到10月份則攀至13.4%,為12個月之冠;此外,恒指波幅指數(VHSI)也有9月和10月波幅飆升的相似情況。換句話說,港股或將步入波動性較大的時期。
從技術層面看,恒指4月對等關稅衝擊後大反撲,自5月中旬起一直沿上升通道運行,屢創今年新高,周內雖然「三連陰」曾失守25000點關口,但於50天線前喘定反彈,暫時輾轉向上趨勢未被破壞。
儘管如此,假若北水持續流出,再加上大市在9月應驗往績疲弱表現,並伴隨波幅進一步擴闊,今年的9月至10月不單上行空間受限制,回調風險更不容忽視。
信報投資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