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私有化丨人事早有變動 隨滙控易帥縮決策團隊
滙豐控股(00005)提出私有化恒生銀行(00011),意味後者將撤銷在港53年的上市地位。事實上,這兩間銀行此前已持續有高層人事調動、退休或個人原因離職,以及任期屆滿後卸任等消息。
施穎茵調回滙豐 林慧虹掌恒生
近年持續受商業房地產不良貸款拖累的恒生銀行,9月初突然公布易帥,掌舵恒生4年的行政總裁施穎茵於10月退任,調回滙豐銀行出任新設立的香港區副主席一職,為滙豐亞洲及中東地區聯席行政總裁提供建議,是恒生史上首次有舵手調回母企滙豐後改任非實務性質的顧問工作例子。
與施穎茵在集團內同屬董事總經理級別的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獲委任為恒生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至於滙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總經理伍楊玉如,則獲擢升並兼任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均於10月生效。
分析料換帥對恒生前景僅屬中性影響
有分析員指出,林慧虹出任滙豐港區一姐前,過去資歷雖然側重中後台營運及區域市場經驗,惟她本身是在新加坡長大及接受教育的華僑,是恒生首位「非本地港人」舵手,此舉或反而有助行方應對關係網絡悠久的工商客戶及資深房地產投資者時,處置不良資產期間採取更利落快捷的方法,以達集團財務指標要求。不過亦有意見謂,林慧虹並非來自前線業務或信貸風險背景,換帥對恒生前景僅屬中性影響。
翻查資料,恒生史上只有已故滙豐首位華人大班、於2005年離任恒生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的鄭海泉調回母企升任滙豐亞太區主席;其他出掌恒生舵手的前滙豐高層如李慧敏或梁高美懿等均在恒生卸任及退休。
據了解,施穎茵的新職位並非等同滙豐銀行副主席,而是滙豐香港區副主席,屬新設職位,與作為法人機構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業務覆蓋亞太區)及其董事會並無關係。根據滙豐銀行董事會成員資料顯示,滙豐銀行主席及副主席為王冬勝及艾爾敦(David Eldon),他們分別是滙豐銀行前行政總裁及滙豐銀行前主席。
另外,9月中下旬有消息透露,年約65歲的恒生行政總裁辦公室高級顧問梁兆基,其兩年任期今年底屆滿,預料約滿後很大機會卸任,惟最終仍視乎各方決定。而恒生旗下恒生投資董事兼行政總裁李佩珊,亦將於明年1月底適齡退休,該行會公開招聘其接任人選。
恒生高管成員減至10人
早於今年5月,恒生銀行因業務架構調整,裁去部分核心業務員工,據悉,為對接母公司滙控高層架構精簡大勢,代表恒生最高管理團隊的「高層管理人員」編制亦見縮小。參考恒生最新官網資料顯示,現時該行「高層管理人員」有10名成員,較2024年年報顯示的16人減少。
本報翻查過去10年恒生年報,資料顯示由2017年起,該行「高層管理人員」數目,由前兩年維持10人的編制增至15人,至今8年,成員數目均介乎15人至16人(除了2021年為13人外)。
艾橋智上任滙控CEO後推大規模重組計劃
滙控方面,原任財務總監的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去年9月正式上任集團行政總裁(CEO),接替祈耀年。
艾橋智上任後隨即推出大規模重組計劃,集團宣布簡化組織架構為四大核心業務,分別為覆蓋全業務的「香港」和「英國」,及按客群分類的「企業及機構理財(CIB)」和「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IWPB)」,並把原本由18名成員組成的集團行政委員會(GEC),改由12名成員組成的營運委員會(Group OpCo)取代。
滙控同時把地域管理權劃分為「東部市場」和「西部市場」,東部由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及羅銘哲(Surendra Rosha)監督,西部由滙豐北美行政總裁Michael Roberts管理。艾橋智當時稱,包括香港在內的東部是集團未來增長核心,西部除英國本土外,將主力發展CIB。
另外,杜嘉祺(Mark Tucker)本月1日正式離任滙控主席,轉任友邦(01299)主席,利伯特(Brendan Nelson)同日開始擔任滙控臨時主席。市場估計,若滙控遲遲未能找到合適人選,正領導尋找主席繼任人工作的高級獨立非執行董事高安賢(Ann Godbehere),以及利伯特都有機會正式成為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