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恒生私有化丨滙控豪擲千億礙派息?一文看清大行點睇

滙控(00005)建議以每股155元、即溢價約30%私有化恒生銀行(00011),涉資高達1061億元,扎根香港近百年的恒生將結束其在港長達53年的上市地位。本文綜合大行最新看法,拆解今次私有化交易的利弊,以及對派息的影響。

恒生私有化丨摩通:滙控短期痛苦 長期受益

摩根大通以「短期痛苦,長期受益」(short-term pain, long-term gain)為題發表報告,預期滙控短期或有中單位數字跌幅,若股價反應過度,將提供收集該股機會,現時維持目標價122元,評級「增持」。

摩通料私有化將令滙控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 1)減少125點子;為維持CET 1中期目標14%至14.5%,將暫停3個季度回購股份,料回購金額涉資約70億美元,預期明年第二季底CET 1為14%。

摩通指出,長遠來說帶來正面影響,即使不考慮收入協同或成本優化,僅因取消恒生的少數股東權益,預計2027年每股盈利和每股股息分別較基本預測高出1.5%和3.1%。而滙豐披露其香港業務去年股本回報率(ROTE)為38%,恒生則為11%。

恒生私有化丨花旗:對滙控股息影響有限

花旗指出,滙控決定在現時私有化恒生,反映新管理層的優先考慮及滙控的自身估值。其中,首個優先事項是要重塑滙控,聚焦於「香港」和「英國」的兩個市場,以及「企業及機構理財(CIB)」和「國際財富管理及卓越理財(IWPB)」業務;下一個優先事項是節省成本及策略剝離,其中後者正在進行,加上目前滙控資本狀況健康,該行明白滙控管理層正轉向資本配置,尤其是自生貸款增長仍然壓抑,透過股份回購對每股盈利的增值作用有限。

滙控於截至今年6月底的一級資本比率為14.6%,預計私有化恒化對其淨資本比率的影響約為125個基點。滙豐預期將透過自身業務的資本生成、以及今日起計3個季度內不再啟動任何進一步的股份回購,將其一級資本比率恢復至14%至14.5%的目標營運範圍。花旗認為,這對滙控的股息影響有限,今年的派息比率仍會維持在50%的水平。

花旗稱,恒生在2024年度對滙控提供約4%的盈利貢獻,相信透過暫停3個季度的股份回購,私有化恒生對滙控每股盈利影響不太重要,估計最多令每股盈利減少2%。該行對滙控及恒生的評級為「買入」,其中給予滙控的目標價為118元。

恒生私有化丨瑞銀:積極戰略步驟改善恒生效率

瑞銀表示,若滙豐成功私有化恒生,將令滙豐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 1)減少125點子;預期滙豐將維持CET 1中期目標14%至14.5%,將暫停未來3個季度的回購股份,但會維持現有派息計劃,即2025年目標派息比率為每股普通股盈利的50%。該行第二季的CET1比率為14.6%。滙豐亦預期交易將提升每股盈利。

瑞銀指出,早前注意到恒生商業地產貸款撥備的一些隱憂,但認為滙豐增加對此高ROTE市場曝險,同時減少集團內營運複雜性(管理、資本、流動性)是屬於正確一步。雖然短期重組及潛在貸款損失撥備尚未確定,但視今次私有化為積極戰略步驟,將允許滙豐改善恒生的效率及競爭定位,同時增加對高回報香港本土市場及快速增長國際財富業務的曝險。瑞銀給予滙控倫敦股價的目標價為980便士,評級為「中性」。

恒生私有化丨晨星:將帶來成本協同效應

晨星高級股票分析師Michael Makdad認為,母公司及子公司同時雙重上市,在管治方面本身已存在問題,這是積極及早應進行的舉措。滙控是次私有化需要支付溢價,料對其公允價值估算產生影響,但相信將帶來一定成本協同效應。

恒生私有化丨王良享:滙控料恒生壞賬將改善

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接受無綫訪問稱,相信滙控認為恒生的壞賬差不多已到最壞,以後會有進步空間。即使將來第三、四季如果仍然有撇賬,私有化後並不需要大肆公布關於此方面的情況和處理方法,亦給予恒生暫時比較好的喘息空間。

王良享又預計,短期內恒生不會再「炒人」,稱現時仍然保留兩個銀行牌照,取消上市地位只不過賬目轉移至滙控,而整合要等待有朝一日、兩者出現重疊,才會大幅裁員。

恒生私有化丨艾橋智:純粹戰略考量商業決定  展現對港前景信心

滙豐現時持有恒生銀行約63%股權。私有化建議對恒生的全部已發行股本估值約為2903.05億元;及滙豐將根據建議向計劃股東以現金支付的總額為1061.56億元,擬以集團的內部資源支付。滙豐預期,透過剔除恒生的非控股權益盈利扣減,建議將會提升每股普通股盈利,將繼續維持2025年目標派息比率為每股普通股盈利的50%。

滙豐表示,今次私有化計劃代表對香港市場的一筆重大投資,強調這不會改變恒生銀行與其客戶的日常互動。行政總裁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的表示,今次純粹是基於戰略考慮而做出的商業決定,屬於一項促進增長的投資,展現集團對香港前景的信心,與恒生壞賬情況無關;早前滙豐香港和恒生行政總裁任命,亦與今次私有化恒生純粹是時間上的巧合(coincidence)。

艾橋智又提到,30%的溢價是非常可觀、很有吸引力的報價,並預計將可精簡香港業務架構,簡化決策流程。私有化恒生後會繼續在本港招聘員工,不改持續投資香港的策略,計劃繼續透過滙豐及恒生銀行兩大品牌,服務香港市場。而持有恒生100%股權,可以加快決策,對集團業務增長更有利。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