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本港停牌逾3個月上市公司數目升7.5%
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針對香港上市公司面對欺詐指控及停牌的研究結果顯示,本港長期停牌公司的數目在連跌三年後回升。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一年內,停牌超過三個月的上市公司數目按年上升7.5%至86間。
致同中國法證調查服務主管合夥人湯飈指出,過去幾年停牌公司主要集中在內地房地產行業,但近一年消費行業和借貸等金融服務公司佔比有所增加,前者可能因為消費降級和內捲令資金流受壓,後者則受企業壞賬增加所影響。
雖然今年本港長期停牌公司數目按年回升,湯飈指出,數目仍少過前年的逾百間。他相信短期內停牌超過三個月的公司數目仍維持在80至90間,不會進一步惡化。
報告指出,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一年內,連續停牌超過18個月的公司數目連續三年減少至今年的3間(去年為7間;2023年為15間)。同時,復牌的公司數量連續三年超過了除牌的公司,湯飈認為對市場正面,指聯交所積極敦促長期停牌的上市公司在18個月死線前完成復牌要求,並嚴格執行限期與審批延長申請,同時持續優化復牌指引和流程,上市公司管治意識過去幾年也有所提高。
根據致同報告,過去三年大部分停牌個案均由核數師觸發。2025年被核數師指控欺詐的停牌個案接近一半,佔比約51%,所有指控均導致停牌,且無一在六個月內成功復牌。今年核數師的指控主要集中於利潤誇大(28%)及內部監控缺失(22%)。突顯出部分公司傾向誇大盈利以吸引投資者、抬高股價或達到業績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