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業女性領導數目較2018年雙位數增長
由香港女總裁會、畢馬威及婦女基金會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香港在推動女性金融從業員擔任領導角色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關鍵原因在於統稱為「VOICES」的六大社會因素。
該份名為《打破傳統局限:香港在金融業推動女性領導力的領先角色》的報告指出,在目前香港金融業中,45%的高級管理職位,以及37%的董事會席位為女性擔任,較2018年錄得雙位數增長。
報告對超過530位金融界專業人士進行調查,發現以上進展部分原因來自監管、社會及企業層面的進步,並可歸納為VOICES框架,包括打破無形障礙的社會接納(Visible acceptance to break the glass ceiling)、開放的家庭支援系統(Open family support systems)、增添工作生活靈活性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for work life agility)、創業精神及任人唯賢的文化(Cultur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meritocracy)、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Equitable education)及促進自信心的安全環境(Safety that fosters confidence)。此六大因素共同構建有利於女性領導及職業生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覆蓋金融服務業各個層面。
瑞銀財富管理亞洲區主席兼瑞銀香港區主管及行政總裁,香港女總裁峰會聯席主辦及香港女總裁會倡議工作小組聯席主席盧彩雲表示,香港的優勢在於其鼓勵創業及務實的氛圍,多元共融的精神早已融入日常工作生活,毋須刻意塑造,女性領導因此獲得持續支持,從而自如地發揮領導力。
渣打銀行香港兼大中華及北亞區行政總裁、香港女總裁峰會聯席主辦及香港女總裁會倡議工作小組聯席主席禤惠儀表示,具包容性的教育制度、家庭友善的社會環境,以及提倡多元化的企業文化,一直讓香港金融業在本地以至國際巿場,於推動各行業性別多元化和提升女性領袖地位方面,均擔當領導角色。
70%女性受訪者表示曾受鼓勵擔任領導職位,僅15%反映曾遭受男性同事性別偏見。此外,76%的受訪者認為香港治安良好,為建立心理安全感提供基礎,使她們勇於發聲、承擔風險並發揮領導力,是促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畢馬威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諮詢服務主管、銀行業及資本市場主管合夥人宋家寧表示,除家庭支援網絡外,不少女性領導亦強調,香港的高效便捷,加上良好治安與完善基建,這些因素都助力雙職家庭靈活平衡事業與家庭需求。
在企業層面,各機構亦正經歷重要的內部轉變。報告顯示,76%的女性認為具影響力的女性領導是推動職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同時,大多數(72%)受訪者認同以女性領袖作為典範的現象日漸普及。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