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走勢丨掃貨時機到?大行最新咁睇
【金價/金價創新高/黃金/黃金價格】國際金價今年勢如破竹,累漲逾五成,有望締造自1979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但隨着投資者因擔心近期歷史性的上漲令其估值過高而鎖定利潤,現貨金價本周二(21日)急挫逾6%,創12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今次金價回調是趁低吸納的良機,抑或牛市見頂訊號?本文盤點各大行對未來黃金價格走勢的最新預測及建議。
金價先後在今年3月和10月衝破每盎斯3000美元和4000美元的心理關口,推動因素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市場「錯失恐懼」(FOMO)情緒引發的搶購潮。現貨金價周一(20日)一度升至每盎斯4381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投機資金的湧入帶來更大波動性,隨着中美貿易談判有進展,美元轉強,加上出現技術性超買,預期美國政府停擺快將解決,以及印度季節性購金需求結束,部分投資者趁高位先行獲利,周二急跌穿4100美元,在亞洲市更跌至4004美元水平,其後快速反彈至4100美元以上。
金價走勢丨高盛續睇好 料結構性買盤支撐長期牛市
高盛維持黃金2026年底達到每盎斯4900美元的目標價,並強調由於市場對黃金作為戰略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的興趣日益增長,該預測目標的風險仍然正在上升。
高盛認為,近日的拋售主要是由投機性頭寸平倉和白銀市場的溢出效應導致,並非基本面惡化。真正的「聰明錢」,包括各國央行、超高淨值人士和長期資產配置機構在內的結構性買盤仍在持續流入。
與投機性資金的快進快出形成鮮明對比,高盛強調,支撐金價長期走牛的黏性結構性需求,在9月至10月期間依然強勁,並相信充滿黏性且結構性的購買將持續下去。
高盛又指出,近期ETF流入的速度和客戶反饋顯示,許多長期資本配置者,包括主權財富基金、各國央行、養老基金、私人財富和資產管理公司,正計劃增加黃金作為其戰略投資組合的多元化配置,強調這為該行4900美元的目標價帶來了顯著的上行風險。
高盛稱:「在全球宏觀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如果這些大型機構投資者從全球龐大的債券和股票投資組合中,哪怕僅僅拿出『適度』的比例重新配置到規模相對較小的黃金市場中,都可能對金價產生巨大的推升作用。」
金價走勢丨滙豐料明年上半年見近5000美元
滙豐預計黃金價格將在明年上半年達到每盎斯5000美元,主要是受高風險環境支持。
滙豐說,地緣政治風險、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公共債務增加,可能會使黃金漲勢持續到2026年上半年。該行相信,央行將持續多年為重大淨買家。美元走弱亦在更高黃金中扮演重要角色,並預期這將持續。聯儲局減息周期亦可能支持黃金,但隨着減息周期減弱,對黃金的正面影響減弱。
滙豐貴金屬分析員James Steel表示:「部分黃金買盤是出於對股市下跌的對沖考慮,但如果股市出現調整,投資者可能為籌集現金或應付追加保證金的要求而被迫拋售黃金,就像過去發生過的那樣。」
該行預料,今年底前金價達到每盎斯4600美元,並於明年上半年觸及近5000美元,但亦預期金價高度波動及明年下半年金價將會適度調整,預計2027年金價平均為3950美元,2028年為3630美元。
金價走勢丨瑞銀料明年首季攀上4700美元 礦業股表現更優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策略師Sagar Khandelwal表示,政治與貿易不確定性正推動金價上漲,實質利率下降、美元走軟、政府債務攀升及地緣政治動盪,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前將金價推升至每盎斯4700美元,礦業股的表現將會更好。
Khandelwal指出,美國政府停擺和貿易緊張局勢為金價注入新動能。儘管金價反彈伴隨波動風險,但仍是彈性投資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警告,美國聯準局在通脹高企下減息,將導致美國實質利率負,削弱美元吸引力,並推升黃金投資需求。
瑞銀預估今年全球黃金需求將達4850噸,創2011年來新高。若私人投資者效法央行減持美債增持黃金,現貨金價有望進一步攀升。他建議,投資者將黃金在投資組合的配置比例拉至中等個位數,因黃金與股債市相關性低;還推薦黃金礦業股,預料未來6個月相關企業現金流增速將超過金價漲幅。
金價走勢丨花旗看淡短線走勢 料3個月內跌至4000美元
花旗看淡金價短線走勢,調低對黃金的「增持」建議,預期黃金未來3個月將跌至4000美元水平,相信美國政府結束停擺、中美或達成協議,將令未來兩至三周金價受壓。
花旗提到對市場持倉過多感到憂慮,該行認為:「最終,黃金牛市故事中較早的部分可能會回歸,即央行持續尋求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但在目前的水平上,沒有必要急於為此做好準備。」
金價走勢丨里昂:3900美元成首個重要支持位
里昂認為,金價出現「衝頂回落」行情,如果從黃金於4月至9月三角形整理型態的突破點(始於7月底的低點)開始測量,並應用費波納奇回撤(Fibonacci Retracement)預期,那麼每盎斯3900至3904美元的價格將代表第一個重要支持位(38%回調位置)。如果出現50%的回調,則將跌至3760美元,並且該價位有趣地與50日移動平均線重合。這兩個水平應該能為價格企穩提供合理的支撐。不過,如果這些回撤水平被跌破,儘管可能性比較低,但價格行為或會進一步跌至61%費波納奇回撤幅度,即3645美元,其後則是位於3500美元區域的4月至9月三角形型態的上邊界。
里昂相信,一旦黃金在上述3900至3904美元及3500美元(相對於10月高點回調11%至20%)之間的某個支撐位獲得支持,隨後應該會出現一段整固期。一旦整固格局得以確立,對於黃金的長期牛市而言,將出現一個建立或增持頭寸的機會。
金價走勢丨星展:受惠央行買盤及去美元化
星展銀行表示,受惠各國央行買盤與「去美元化」趨勢,金價中期仍有上行空間,預估明年上半年將升至每盎斯4450美元。該行稱,全球貨幣與財政同步寬鬆,將推升通脹預期並帶動實體資產需求,黃金有望成為私募基建與另類資產的核心配置。
金價走勢丨祈連活:長遠會續升 買給子孫
將近79歲、被譽為「聯滙之父」的經濟學家祈連活(John Greenwood)表示,沒有人能夠創造黃金,其價值並不會下降,相信長遠將繼續升值。他稱:「在40、50、60年後,金價不會只是4000美元,可能是6000美元、8000美元、1萬美元、1.2萬美元。如果把眼光放得足夠長遠,這一切都是完全可能的。」
被問及黃金長遠看升是否高位仍可買入,祈連活明言,無法預測短期金價走勢,惟長期則毫無疑問會繼續上升,「不一定是買給自己,而是買給你的子孫後代(don't necessarily buy it for yourself, buy it for your children and your grandchildren.)。」他說:「今天我們很難想像金價會達每盎斯8000美元或1.2萬美元,但若有一天我們能從2060年或2100年回來,屆時金價很可能就是達到相若水平。」
對於持續推升金價的因素,祈連活認為,當中關鍵與特朗普政府把美元武器化有關,外國政府及央行為求分散風險大量購買黃金,加上中國和印度對黃金零售需求強勁,均在推動金價上升,連帶白銀漲幅亦強勁。
金價走勢丨鱷王達里奧:金價雖高仍要押注
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鱷王」達里奧(Ray Dalio)不斷呼籲投資者持有黃金避險,認為黃金是最穩健的核心投資品,而非普通金屬,會堅定持有黃金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達里奧強調:「完全不持有黃金或僅持有少量黃金的投資者,可能正在做出錯誤決策。」
被問到黃金與股票(尤其是AI等高增長板塊)相比,哪樣投資價值較高,達里奧指出,AI等高增長板塊股票固然有潛力帶來豐厚回報,但經通脹調整後,其表現往往不佳。一方面,它們對沖通脹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在經濟極度低迷時,整體經濟與企業盈利都會遭受重創。故黃金是這些資產中獨一無二的優質分散工具,而分散投資至關重要──因此,它應在多數投資組合中佔據一席之地。對多數投資者而言,組合中持有10%至15%或許是合理區間。
被問到現時是否屬於入貨好時機,達里奧認為,所有人都不應基於短期走勢進行押注。由於黃金與其他資產(主要是股票和債券)在歷史上存在負相關性──尤其是在股票和債券實際回報率不佳時,這一相關性更為顯著。因此,配置約15%的黃金能讓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達到最優。
達里奧說:「既希望保持更優的『收益─風險比』,又不願降低預期回報率,因此會通過兩種方式調整:要麼把黃金作為『疊加資產』單獨配置,要麼適度提高整個投資組合的槓桿率。」這樣既能維持更優的「收益─風險比」,又能保證預期回報率不變。這是多數人應該採用的黃金配置邏輯。
金價走勢丨橋水:金價4000美元以上需求不足
另外,橋水中國類貨幣資產負責人Hudson Attar指出,目前金市關鍵在於西方高淨值投資者持續增持的可持續性。若這類投資者延續9月以來的大量配置,仍有上行空間,但美國通脹失控等尾部風險可能改變情緒。反觀,若市場不確定性下降,例如美國政府停擺結束或英國公布預算案,投資者配置需求暫緩,恐難以支撐目前高位。
Attar預估,全球央行購金需求也許能支撐金價介乎於每盎斯3000至3500美元之間,但4000美元以上水平若缺乏散戶參與,需求恐不足。他分析指出,此輪金價漲幅大、速度快,且發生在亞洲實物需求淡季如中國國慶假期,未來實體需求恐補位調節。此外,黃金上漲呈「獨立行情」,與貨幣貶值驅動的資產配置轉移關聯較弱,與比特幣脫節,相對的超額表現也超出正常貝塔系數(beta),顯示需求增長或不可持續。
金價走勢丨前債王格羅斯:黃金成迷因資產 入貨前最好先等一等
前「債券大王」格羅斯(Bill Gross)警告稱,黃金飆升已偏離基本因素,由以往的避險資產,已經轉變成一種「動能型/迷因資產」(momentum/meme asset),即是由市場情緒與投機資金推動,而非基本需求。格羅斯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潛在買家在購買貴金屬之前觀望一段時間,最好先等一等。
金價走勢丨洪灝:開始回調仍非入市時機
蓮華資管首席投資官洪灝直言,即使金價開始回調,仍不是入市時機。洪灝指出:「未來數年金價是在每盎斯3500至4500美元之間,即使是短期有些大的波動,我認為去到這個位置,都不是一個最佳的入場位置。」現時仍然是風險大於收益,但未來數年,金價可能是寬鬆的震動,主要由於地緣政治仍然在惡化、美元貶值等因素。
金價走勢丨新加坡銀行:金價飆反映法定貨幣作儲蓄工具存隱憂
新加坡銀行高級外滙策略師沈茂雄指出,近期金價急升,或反映法定貨幣作為儲蓄工具存在安全隱憂。金價此輪升勢或過急過猛,但十國集團(G10)財政可持續性與央行獨立性疑慮,預計將持續至明年。金價短期內會否見頂回落,目前仍難判斷。該行將12個月金價預測上調至每盎斯4600美元。
金價走勢丨東方匯理:散戶參與度提高使波動性大增
東方匯理投資研究所所長Monica Defend表示,金價上漲的理由很多,未來3年可能升至每盎斯5000美元。
Defend指出,本輪金價上漲的一個關鍵特點是散戶投資者參與度提高,這加劇了價格波動。目前關稅措施對美國經濟的直接影響有限,這一意外結果部分歸因於美元走弱以及年初流動性釋放。她說,從中期來看,亞洲是投資者分散投資組合的理想地區,得益於該地區的人口結構優勢和經濟增長潛力。今年剩餘時間的核心主題是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金價走勢丨BMO:價格不可能直線上行 回調某程度屬健康
BMO資本市場大宗商品分析師Helen Amos表示,自9月以來創紀錄的黃金漲勢主要由市場趨勢追隨者推動,而此類交易「一旦連續幾天價格回落,就很自然可能反向運行」。Amos表示:「當有那麼多資金迅速湧入後,人們在快速獲利後也會有一些資金流出,這是很自然的。」
Amos指出,BMO仍看好黃金,認為從基本面來看這是一個「好的故事」。該行預測明年價格在每盎斯4500美元左右,但強調價格不可能直線上行,回調在某種程度上是健康的,因此沿途出現一些波動不可避免。
世界黃金協會(WGC)高級市場策略師John Reade表示,今輪黃金漲勢的性質已發生變化,如今的推手是西方投資者,而非過去兩年主導市場的新興市場買家。他說:「這意味即使支撐金價的基本面依然存在,市場也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和波動性。」
Buffalo Bayou Commodities宏觀交易主管Frank Monkam表示,黃金的歷史性回撤,源於多項強力技術指標的共同作用,而每盎斯4000至4050美元區間存在強勁支撐,並預計價格從超買位置回落後,將再次攀升。他說:「倉位清理應當會為下一波上漲奠定基礎」,而ETF以及新興市場央行的資金將起到帶動作用。
| 金融機構/專家 | 金價預測(每盎斯) | 主要觀點 |
| 高盛 | 明年底:4900美元 | 結構性買盤支撐長期牛市 |
| 滙豐 |
今年底:4600美元;明年上半年:近5000美元 |
高風險環境支持漲勢持續至明年上半年 |
| 瑞銀 | 明年第一季:4700美元 | 倡投資組合配置比例拉至中等個位數 |
| 花旗 | 未來3個月跌至4000美元 | 未來兩至三周受壓 |
| 星展 | 明年上半年:4450美元 | 受惠央行買盤及去美元化 |
| BMO | 明年:4500美元 | 價格不可能直線上行 回調某程度屬健康 |
| 新加坡銀行 | 12個月預測:4600美元 | 金價飆反映法定貨幣作儲蓄工具存隱憂 |
| 里昂 | — | 首個重要支持位:3900美元 |
| 東方匯理 | 未來3年升至5000美元 | 散戶參與度提高使波動性大增 |
| 祈連活 | — | 長遠會續升 可買給子孫 |
| 達里奧 | — | 投資組合配置約15%黃金 |
| 格羅斯 | — | 黃金變成迷因資產 入貨前宜觀望 |
| 洪灝 | — | 現時仍是風險大於收益 |
| 橋水 | — | 4000美元樓上恐需求不足 |
| 世界黃金協會 | — | 推手是西方投資者而非新興買家 |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