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丨一文看清大行解讀中國經濟發展走向
【四中全會/十五五/中國經濟/經濟增長目標】為期4天的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周四(23日)閉幕。會議公報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十五五」(2026至2030年)時期指導思想重新出現,預示工作重心向經濟發展的回歸。本文綜合各大行的分析,拆解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走向。
今次四中全會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當中以科技自強及提振消費為亮點。全會提出,加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相比2020年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的論述,科技明顯提升到較前位置。該《建議》以大綱表述為主,其後國務院會依據《建議》,再具體編制「十五五」規劃綱要草案,明年3月可望在人大通過。
分析人士指出,科技發展仍受到足夠重視,在當前緊張局勢下,更加突出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同時安全也上升到新高度;經濟學家普遍預期未來幾年經濟增速將放緩,相信「十五五」規劃正文亦將繼續淡化經濟增速目標,但未來5年年均增速需要接近5%,才能實現長遠目標。
鑑於今年第四季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四中全會還罕見討論了當前經濟形勢。分析人士指,第四季可能會有政策面鬆動,以確保實現全年目標,料四中全會結束後,中國將重新關注短期穩增長,預計政策面會有邊際加力,但不會有大規模刺激。
四中全會丨瑞銀料隱性GDP增長目標在4.5%至5%
瑞銀投行中國經濟學家張寧表示,「十五五」規劃主要目標和宏觀主題與該行的前瞻基本符合,正如此前預期,政府重申到2035年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料為1.4萬美元)提高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能在2.5萬3萬美元之間),對應以美元計算的人均GDP年均複合年增長率需達6%至8%,意味未來10年名義GDP增長需保持強勁、人民幣滙率需保持穩定或走強。
張寧稱:「對於『十五五』規劃,我們預計『隱性』GDP增長目標有所放緩但仍穩健,在4.5%至5%。同時,新5年規劃將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幅推進科技自立,持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瑞銀指出,會議公報繼續宣導進一步推進降碳,以穩步推進中國在未來5年內實現碳達峰。如果到2030年中國維持其此前設定的較高目標,那麼「十五五」規劃所包括的潛在降碳目標可能較為進取且具有挑戰性。降碳行動或有一定靈活性。相對於2024年的20%,新5年規劃可能仍會將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目標定在25%。
四中全會丨花旗維持對港股、中國市場積極觀點
花旗稱,中國「十五五」規劃提出12項目標,前3大目標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鞏固實體經濟、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這與「十四五」前3大目標相近。由於海外關稅壁壘增多,更強調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一目標上升幅度最大(由第9位升至第5位),預計受益關鍵行業包括科技、旅遊、醫療保健等,並維持對港股、中國市場的積極觀點。
花旗稱:「兩個5年規劃的目標數量同為12項,但排序有所調整,體現出政府優先級的變化,這將對相關板塊形成支持。」該行總體上繼續看好科技、旅遊、醫療保健、保險與新能源等行業,H股重點買入股份包括恒瑞醫藥(01276)、舜宇光學(02382)、ASMPT(00522)、騰訊(00700)、友邦保險(01299)、攜程(09961)。
四中全會丨高盛:今年GDP增長預測存輕微上行風險
高盛表示,四中全會公報顯示國家將延續目前政策方向,整體符合市場及該行預期。中央領導層將科技、國家安全與民生確立為「十五五」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優先事項,體現對「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長期追求。
高盛指出,除了中期社會及經濟規劃外,公報亦涉及對近期經濟管理的表述,明確指出「要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該行認為中國今年實質GDP增長預測4.9%有輕微上行風險。
四中全會丨野村料財政擴張加大 政策利率適度下調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決策者呼籲「堅決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意味他們將確保今年GDP增長達到「5%左右」的增長目標,相信全會結束後,北京將重新聚焦短期穩增長,並只需在第四季實現4.2%左右的GDP增長即可實現這一目標。
陸挺表示:「從統計數據來看,這個目標很容易實現,但真正的挑戰要大得多。儘管第三季4.8%的經濟增長看似堅韌,但北京必須面對一個現實─經濟增長的阻力一直在積聚,幾乎肯定會在第四季加劇。」
陸挺預料,四中全會召開後,政策重點可能再次轉向確保短期增長穩定和消除通貨緊縮。財政擴張可能加大,政策利率可能適度下調,拖欠款項也可能進一步清償,預計今年底人民銀行很可能會實施一次10個基點(BP)的政策性減息。北京最好的策略是避免過度依賴貨幣政策刺激股市,避免出台收縮性政策,清理房地產領域的爛攤子,並着手解決一些深層次問題,例如社會保障體系不均等。
陸挺又估計,中國會努力改革社會福利體系,尤其是退休金制度,以實現經濟收入的重新分配。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包括大幅提高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退休金和增加基本醫療保險補貼,是促進消費和減少不平等最有效的長期政策。
四中全會丨渣打:十五五平均增速需達4.7%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及北亞首席經濟師丁爽預料,「十五五規劃」正文應不會有明確的目標增速,但每年政府還是會設置增長目標。要實現「到2035年翻一番」目標,「十五五」期間平均增速需要有4.7%,「十六五」(2031至2035年)期間要達到4.3%。
丁爽預計,「十五五」前期年度增速目標在5%、後期4.5%左右,「十六五」前期目標4.5%、後期在4%左右。他對未來5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速的預估是4.3%,這亦意味政策面會更加寬鬆。
對於全會提出「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並再表示「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丁爽認為,接下來還是有小的部署,政策面會有邊際的加力,但不會有大的刺激。
四中全會丨麥格理:未來10年平均增長目標約4.5%
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的團隊指出,此次公報重申的目標意味未來10年的平均年增長目標大約為4.5%,核心挑戰在於居民消費持續疲軟,去年居民消費僅佔GDP的約40%。
胡偉俊團隊預計,中國的雙速增長模式將持續,直到出口再次下滑,屆時北京方面將轉向國內需求來實現經濟擴張目標。他們指:「這種轉變的時機更多取決於華盛頓制定的政策,而非北京制定的5年計劃」,指的是美國貿易限制措施可能對中國海外銷售能力產生的潛在影響。
四中全會丨中銀證券:先進製造業及AI等有望成受益者
中銀證券指出,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規劃定向定調,在結構優化與高質量發展中尋找增量,A股有望由政策托底走向結構升級的新起點。
中銀證券指,從主體內容上看,會議公報延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提出要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中國經濟或將續從增量擴張向結構優化轉型,更加聚焦創新驅動、實體經濟和國內大循環體系建設。先進製造業、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軍工、航空航天、數字基礎設施等板塊有望成為「十五五」規劃的主線受益者。
該行又稱,綠色轉型與能源革命再度被提及,意味綠色電力、儲能、節能環保及碳管理領域或將重回政策前台。A股市場中與之匹配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裝備鏈、工業母機、算力與光通信、高端製造等主題。另外,消費和服務業升級有望成為另一條重要政策主線。未來政策或將更多依靠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來形成內需循環的內生動力。消費升級、醫療健康、文旅服務、養老產業以及教育科技等方向的長期空間有望再次確認。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和城鎮化建設的疊加,或將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建材、工程機械等板塊在穩增長階段迎來階段性修復。
四中全會丨中金:十五五債市雙向開放料提速
中金公司指出,「十五五」期間債市建設或將延續圍繞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綠色發展等維度展開,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債券市場框架。
中金固收分析師範陽陽表示:「對外開放層面,未來債市雙向開放的推進或有所提速,『南向通』或迎來機構擴容、額度提升等制度優化,回購和衍生品市場也有望加大開放力度,熊貓債市場或迎進一步擴容。」在政策引領和支撐下,未來科創債發行規模或延續積極成長,與科創債掛鈎的ETF、債基、理財等資管產品規模有望同步迎來快速擴容。
對於今年經濟,中金預計,今年內宏觀經濟政策可能不會有很大的調整,尤其是財政可能不會有更多的增量政策。不過,第四季財政對經濟支撐減弱,外需下行風險更多體現,預計第四季貨幣政策可能繼續放鬆。
四中全會丨ING:加強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指出,全會重申,目標到2035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與此前提出的「2020年至2035年經濟規模翻一番」的目標相結合,意味着未來10年要保持4%至5%的經濟增長率。
宋林稱,在優先事項方面,與「十四五」規劃相比,順序有所變化。第一大類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並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第二大類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第三大類是建設強大國內市場。考慮到目前的緊張局勢,技術自給自足理所當然地更加突出,同時會繼續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四中全會丨經濟學人智庫:短期仍需政策托底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指出,若要實現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中國未來10年需保持約4.4%的年均增速。他稱:「鑑於下行趨勢明顯,中國短期內仍需政策托底,為後續增長創造空間。」
根據公報,「十五五」規劃將着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並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對比「十四五」規劃公報,「航天強國」首次被提及,徐天辰指出,這反映出中國正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雖然在「十四五」時期航空航天產業相對薄弱,但近年來中國在軍用航空與火箭發射等領域已取得顯著突破,並正加快商業航天布局。他說:「法國能賣空巴,美國能賣波音,中國也希望能賣出自己的飛機。」
四中全會丨招商證券:重點關注四大賽道
招商證券表示,會議公報中科技及消費的詞頻有所增加,未來直到建議稿出台期間,需要重點關注四大賽道──航空航天、海洋、對外開放,以及第四季政策可能加力的領域。另外,相較於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本次公報新增航天強國和農業強國目標;並提到「海洋開發」,而上次提及海洋是在2010年聚焦「十二五」規劃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遠景目標方面,全會公報新增「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兩項躍升目標。
| 金融機構 | 主要觀點 |
| 瑞銀 | 「隱性」GDP增長目標在4.5%至5% |
| 高盛 | 今年實質GDP增長預測4.9%有輕微上行風險 |
| 花旗 | 繼續看好科技、保險與新能源等行業 |
| 野村 | 財政擴張或加大,政策利率料適度下調 |
| 渣打 | 「十五五」平均增速需要達到4.7% |
| 麥格理 | 未來10年平均年增長目標約4.5% |
| 中銀證券 | 先進製造業、AI及新能源等板塊有望成「十五五」主線受益者 |
| 中金公司 | 債市雙向開放料提速,「南向通」或迎來機構擴容及額度提升等優化 |
| ING | 技術自給自足更突出,續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
| 經濟學人智庫 | 短期仍需政策托底,加快商業航天布局 |
| 凱投宏觀 | 刺激消費願望和強化製造業規模的目標之間仍存矛盾 |
| 中國銀河證券 | 製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抬升至戰略新高度 |
| 東方金誠 | 第四季推新一輪穩增長政策必要性上升 |
| 招商證券 | 中國股市的市場風格或偏向小型股,機械設備等板塊上漲機會較高 |








,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