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通過研究訂立網絡安全法議員議案
立法會大會今舉行,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提出「研究訂立網絡安全法,建構完善的反網絡詐騙體系」議員議案。選委界議員謝偉俊指出,現時「道高一呎、魔高一丈」,法例永遠要「追住新科技、新騙案手去做」,又指當局對網絡罪行較少着墨黑客入侵問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回應表示,即使未能杜絕網絡詐騙案,但堅信「邪不能勝正」;又強調會密切留意網絡詐騙的最新趨勢,適時調整政策及執法行動,確保香港網絡安全體系與時並進。議員議案獲通過。
謝偉俊認為,本港黑客入侵問題嚴重,曾在9個月之內連續發生6單相關嚴重事故,涉及數碼港、消委會、郵政局、公司註冊處等多個政府或公營機構。他指出,即使本港曾在規矩上比較寬鬆,讓科技業界有更多空間發展,但認為以往情況令人擔心,是時候加強保障和執法能力。
邱達根指出,網絡詐騙已成為本港主要的罪案之一,預期這類罪案未來仍然會持續發生,認為特區政府須及早做好準備,研究訂立網絡安全法及相關法規,並積極推動官、商、民三方協作,建構完善的反網絡詐騙體系。
邱達根又稱,有組織集團會在網絡上防守比較寬鬆的地方行騙,由於當中使用大量假戶口、空殼公司及電話號碼,令個案難以追蹤,不少國家及地區都訂立網絡安全法及相關法規,包括中國、歐盟、英國、新加坡等地,其共同點包括要求網絡平台承擔更加多責任,以及加強內容管控等,惟本港的網絡平台營運商一般不會主動下架廣告。
選委界議員管浩鳴提及,本港上年錄得的詐騙案件超過44萬宗,當中約六成為網上騙案,反映無數市民的血汗錢被「呃走」,社會信任亦被逐漸侵蝕。 他提及網絡詐騙的跨境性和匿名性,令執法工作面對嚴峻挑戰,「本港現有嘅法律體系,就顯得係有啲力不從心」,認為有需要訂立網絡安全法,及構建反網絡詐騙體系,避免市民成為網絡的「羔羊」。
鄧炳強指出,不同司法管轄區在網絡安全法律方面有不同做法,會繼續透過政府、商界、市民三方,協助持續完善跨部門及跨境合作平台。他強調,政府必須全方位、多角度處理詐騙問題,本港採用不同法例針對性處理網絡安全相關議題,更具有彈性、更適合本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