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首創骨骼肌細胞衰老圖譜 發現可抗衰老逆轉肌少症藥物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創人類骨骼肌細胞衰老圖譜,藉此辨識能精準介入治療肌肉衰老的新藥物靶點,更發現小分子藥物Maraviroc可有效延緩肌肉衰老,有望開創嶄新的抗衰老藥物療法。此項研究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
根據圖譜,研究人員發現在長者骨骼肌衰老細胞中,SASP因子顯著上升,其中CCL3、CCL4、CCL5及其受體CCR5等肌肉幹細胞的SASP因子表現異常活躍,並透過擴散衰老訊號影響周圍細胞,促進慢性發炎、纖維化及前驅細胞(再生細胞)功能障礙,加快肌少症的發展。
團隊因此發現CCR5拮抗藥物Maraviroc有望成為治療肌少症的新藥,此藥亦是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小分子藥物。老年小鼠在服用高劑量Maraviroc 3個月後,其肌肉形態明顯改善,肌纖維橫切面積擴大,肌肉功能隨之提升,握力及跑步耐力亦有顯著進步。肌肉組織內聚集的發炎細胞減少50%,細胞衰老程度大幅下降,證實該藥物可通過阻斷SASP因子誘發的細胞互動,逆轉肌肉老化。
研究人員進而成功鎖定兩個啟動SASP因子、猶如「開關」的核心轉錄因子,包括ATF3以及JUNB,其中JUNB在老年肌肉幹細胞中表現活躍,表達量激增133%,是調控細胞衰老的重要因數。此重大發現為針對肌肉衰老的藥物開發提供了新的靶點,並已通過小鼠模型獲進一步驗證。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臨床助理教授王添欣表示,大部分人自30歲起便會每年出現肌肉流失的情況,65歲以上長者更是肌少症的高風險人群。肌少症沒有明顯病徵,目前暫無有效藥物可治療此病,相關治療大多局限於物理治療及補充營養等非藥物介入方式。是次研究有助開創出全新的抗衰老藥物療法,降低肌少症此隱形疾病的住院率及死亡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