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28%留港年輕人非自願 方大:就業及政治環境成臨界點

聖方濟各大學兒童及青年研究中心、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今公布「不遷移決策與生活福祉:香港年輕定居者」研究結果,發現近年移民潮下選擇留港的年輕人分為三類,自願留下者(37.1%)、順應留下者(34.6%)與非自願留下者(28.3%),其中他們共同留港理由均涉家庭及職涯考量。方大指出,部分受訪者提及工作及政治環境會是離港的「臨界點」,建議政府吸納外來人才的同時,亦要關注本地人才保留。

研究於去年7月至今年10月以混合方法進行,受訪者年齡介乎18歲至39歲、在可見未來無意移民,共有1066位參與問卷調查,另有51人參與個別訪談與焦點小組。

調查發現,不少受訪者留港的理由包括家庭考量,受訪者因家人不願離港、父母難以適應新環境、預期未來照顧的責任。其中,自願留下者在職涯的考慮較高,認為香港提供更佳的工作機會、更高的收入潛力與職涯發展;順應留下者的較重視社會關係。至於非自願留下者,其留下意願則較另外兩組低。

方大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兒童及青年研究中心主任曹嬿妮表示,移民潮下,留港者的生活同樣受到影響,有需要了解年輕人為何選擇留下,以助於理解他們重視的生活面向。

方大兒童及青年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傑為指出,不少受訪者稱,離港想法於2019年、2020年時產生,亦有部分人是慢慢形成。曹嬿妮補充,不少年輕人提及離港的「臨界點」,包括未能就業及政治環境差。

方大提出「3R方向」政策建議,分別為重新聚焦 、重建關係及人才保留。曹嬿妮舉例,年輕人關注就業問題,惟本港失業率上升,當局可為青年提供長遠、持續的協助就業計劃。她亦指,家庭是自願留下者、順應留下者與非自願留下者的共同考量,認為當局可支援年輕人照顧父母,如推出家庭友善就業政策、彈性工作時間等,從而吸引他們留港。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