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李家超:全力發揮香港在國家及國際機遇優勢 驅動大灣區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信報財經新聞》主辦的「2025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創新經濟 破局立新」時表示,論壇以「創新經濟 破局立新」為主題,呼應大灣區的創新合作精神,正好展示同心協力,釋放灣區發展巨大潛能的決心。特區政府全力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國家機遇和國際機遇的雙重疊加優勢,驅動大灣區發展。

李家超在創新科技、金融貿易、基建聯通三方面,介紹香港如何擁抱變革,貢獻構建一流灣區。

李家超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位處深圳河兩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大灣區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發展潛能跨越地域界限。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首3座大樓已落成,租戶正陸續進駐,今年年底前園區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政府已成立河套香港園區跨部門審批專班,加速園區建設。政府已推出園區第一期餘下用地的選定地塊,徵求私人發展計劃,將考慮因應市場需求,以「邊建設、邊進駐」模式,靈活為企業提供工作空間,讓企業提早進駐、盡早發展、更早實現成果。政府會爭取園區在今年內完成第二期發展規模、產業分布等規劃,並完成園區總體布局。

李家超又說,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與服務。除了通過金融服務吸納國際資金外,政府亦會善用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服務更多有意開拓海外市場的內地企業,包括來自大灣區城市的企業一同「走出去」。政府已在今個月正式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整合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和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與不同公營機構、專業團體、商會、商業機構合作服務內地企業出海。

基建聯通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港口作為自由港,清關快、高效率、國際連繫性強,是國家境外港口的單獨關稅區,能擔當大灣區的中轉樞紐角色,在複雜的國際環境發揮更重要作用。政府全力與大灣區各個城市和內地省市建立不同的多式聯運模式,包括打造「鐵海陸江」,即鐵路、海路、陸路、江河的立體聯運體系,便利內陸地區與海外的貨物經港中轉,發揮香港和內地港口航線互補共贏的優勢,讓內地貨物走得更遠。

李家超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就是突破地域界限的區域協同發展,是國家新時代發展的重要引擎,更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路徑。政府將繼續與大灣區各城市同心協力,開拓處處商機,共建更具競爭力、更宜居宜業的世界級的灣區城市。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及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