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息急跌丨專家解構原因 拆息低企是利是弊?買樓買股?
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持續走低,其中1個月拆息不足1個月,連番跌穿4厘、3厘、2厘、1厘等多個關口,上周五更已跌穿0.6厘水平,報0.58964厘,續見近3年低位;隔夜息跌至約0.027厘,2個月及3個同月拆息跌至1.05厘及1.55厘。
同業拆息急跌,相信大家最關心莫過於每月樓按供款可節省多少?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會跌幾多?借貸成本會否繼續走低?專家拆解同業拆息急跌原因,拆息低企是利是弊?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對本報表示,本港銀行同業拆息近日持續走低的原因,可以先說回5月初時,港元兌一美元偏強,曾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在聯繫滙率機制下,金管局在這個水平需沽港元,在這個過程中令銀行體系總結餘增加,由原來約450億元,入市4次後,已飆升至逾1740億元,「銀行總結餘代表銀行體系的資金有幾充裕,依家突然增加,資金變得充裕了,息口向下係好自然的現象,亦好符合聯滙本身想達到的目的」。當市場出現變動,靈活性是透過利率方面的調整,利率下跌有助港滙走離強方7.75水平,而走向弱方7.85水平,所以港元滙價兌一美元近日已走向約7.83偏弱水平。
同業拆息丨渣打劉健恆料拆息維持低企 利經濟發展
劉健恆指出,臨近半年結,資金正常有機會抽緊,銀行處理寸頭方面亦會較審慎,但今次不同,約1700億元總結餘是近年來說屬頗大水平。面對全球關稅不明朗及經濟偏弱時,對於港元、尤其貸款需求並不特別強,「1700億仍然是偏多」,只要港滙仍未觸及7.85弱方兌換水平,而總結餘維持在現水平,他相信未來1至2個月,同業拆息將持續在現時偏低水平,「(短期)或者在1厘以下上落」。
他續稱,在4月初美國「關稅解放日」以來,美元一直偏弱,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吸引力已不大,不單香港,亞洲區貨幣如新台幣、韓圜也經歷了一輪強勢,「純粹想離開美元為主,未必是追逐某類資產,只是先流入亞洲作為落腳地」。港美息差續維持逾3厘,套息交易相信將持續,港滙始終會朝7.85方向走。
同業拆息丨靠定期收息賺回報將受影響
同業拆息維持低水平是利是弊?劉健恆認為低息環境始終有利經濟,貨幣政策寬鬆,對香港現在宏觀環境是好事,可加快未來經濟的增長;再者低息對於有計劃貸款、或是本身已有債務,無論是企業或家庭或是供樓人士,都可以紓緩利息支出壓力;息口低企,對短期樓市有提振氣氛及信心作用,不過,他強調,「利率走勢難睇多超過未來2、3個月,買樓則是以年計,置業的考慮因素不能單睇利率一個因素」。至於不利方面,劉健恆稱,港元定期年息亦會向下,靠收息賺回報就會有影響,「不要預期定期息(短期)會高,針是冇兩頭利」。
同業拆息丨華僑銀行姜靜:留意四大指標 拆息抽高過程或非常快
華僑銀行香港經濟師姜靜表示,金管局注入資金後,港元流動性保持非常充裕,同時港股通南向資金流入的減緩,以及新股招股(IPO)活動規模低於預期,對港元的需求有限,導致港元拆息全線下跌。由於在沒有觸發弱方兌換承諾,或金管局發外滙基金票據情況下,注入的流動性將留在系統內,令港元流動性保持在寬鬆狀態。如接下來,對港元的需求回升,例如南向資金流入明顯增加、貸款需求回升,或觸發弱方兌換承諾,港元流動性有望收緊,推高本港同業拆息。
姜靜表示,進入5月底和6月上市的中國企業預計將派發1000億元以上的股息(佔銀行間總餘額的60%),預計流動性屆時將有所收緊,且由於半年度結算關係,對流動性影響將被放大。然而,這些資金能否主導市場,或何時主導市場,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因此難以估計何時拆息會回升。她建議可留意幾項指標,包括:1.港滙走勢;2.南向資金流入情況;3.派息季和半年結;以及4.股票市場表現以及股票相關的貸款需求。至目前為止,雖然美元和港元利差鼓勵套息交易,但由於未見明顯資金流出,美元兌港元即期滙價暫未被推升至7.85弱方兌換水平。一旦對港元的需求回升,或觸發弱方兌換承諾,港元同業拆息可能被大幅推高,且該過程可能非常迅速。
至於拆息偏低,她認為,有助提振本地借貸和投資需求,但同時由於利率的波動性增加,增加了機構管理資金的困難度。
同業拆息丨滙豐料有助增加轉租為買 調低拆息預測
滙豐環球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港元流動性充裕情況,但認為1個月同業拆息處偏低水平屬暫時性,在現有結餘規模下,1個月拆息合理價應為3.35厘,倘美國今年減息3次,1個月拆息合理價約2.75厘。該行將今年第二至第四季度,3個月同業拆息調低至3.25厘、3.05厘及2.85厘,明年第一至第四季及2027年首季,3個月拆息均由3.2厘,降至2.8厘。
同業拆息續低企,滙豐指出,將有利樓市及地產股,預期轉租為買趨勢將上升,租金亦正穩步上揚,置業者正逐步回歸,因按息有向下的預期,而發展商調整銷售策略以改善利潤率,加上借貸成本下降,地產股未來數月將迎來盈利預測上調可能。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回應稱,5月初市場資金短時間湧入令港元供應急增,拆息因而下挫,港美息差拉闊至逾3.5厘過往罕見。當港美息差拉闊至逾1厘已吸引套息活動,但月內資金流入部分與減持美元資產有關、亦與避險轉向尋找更好投資機會有關,港美息差繼續拉闊反映有關資金配置活動暫未活躍,資金流入後暫時停泊等待機會;港美息差已拉闊至逾3厘,相信稍後仍會吸引市場出現套息活動,又或市場停泊之資金稍後或用作不同配置,如股票投資交易、企業派息、大型新股等,當銀行體系結餘大幅供過於求的狀況回復正常化,拆息或逐步回升。
同業拆息丨中原王美鳳料銀行有機會增按揭現金回贈或減按息
王美鳳認為,港元拆息後市走勢,將視乎聯儲局減息政策,她預期聯儲局最快下半年或秋季才開始減息、市場資金流及港元供求、以及季節性等因素影響,本港實際按息今年內將在介乎2厘至3厘。她認為,拆息低企有利減輕市民供樓負擔外,亦令「供平過租」幅度進一步擴闊,現時租金回報平均達3.5厘,部分達逾4厘,市場按息跌穿2厘,已大幅低於租金回報,倘以七成按揭及平均租金水平計,供平過租情況明顯,租金回報亦高於市場按息。加上銀行資金成本得以紓緩,或促使銀行增加積極性,不排除可能增加按揭的現金回贈或減按息等。
以最新1個月同業拆息約0.59厘,如以按揭貸款額500萬元、30年期,以市場H按加1.3厘計,最新封頂息進一步減至1.89厘,每月供款額為18207元,與5月初封頂利息3.5厘,每月供款約22452元計,不足一個月供款已慳約4245元或18.9%。
同業拆息丨中銀料港元存息維持在2厘左右
中銀香港(02388)個金產品總經理周國昌預計,1至3個月拆息將維持2厘至3厘中低水平較長時間,拆息回落,本港銀行3個月及6個月港元定期利率已跌破2厘水平,現時很多資金泊在香港,銀行不會以高息吸引存款,料定期存款利率將維持在2厘左右。
各大行對同業拆息下跌評論:
機構 | 內容 |
高盛 | 有利樓市及地產股,調高今明兩年本港樓價預測至升5%及6%。恒地(00012)及新地(00016)最受惠減息,籲買入新地及長實(01113)。 |
滙豐研究 | 對企業及房地產市場都有潛在利好影響,看好新地(00016)及嘉里建設(00683)。 |
摩根大通 | 料借貸成本下降對地產股帶來利好作用,首選太古地產(01972)、領展(00823)及信置(00083)。 |
中原按揭 | 如以按揭貸款額500萬元、30年期計,最新按息減至1.89厘,每月供款減少約4245元。 |
惠譽 | 有助部分緩解港銀資產質素壓力,但商業物業高空置率沒有幫助,亦不會顯著刺激住宅交投及貸款需求。 |
星展 | 在銀行體系總結餘不變情況下,美元兌港元已遠離7.75,6月半年結和7至8月,中資企業派息高峰期相關港元需求,很大機會令港元拆息由近期的低位回升。 |




